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2章 長公主的憤怒

  大漢的人都知道,這個女人才是天底下最厲害的女人。

  死在她手上的北莽將士成千上萬。

  被她親手斬殺的奸臣頭顱至今還懸掛在午門示眾。

  她,便是大漢的長公主,劉秀珠。

  劉秀珠微微抬眉,目光掃向門口,“老東西,你這一腳走了進來,又縮了回去,算是怎麼回事?”

  “莫非擔心我這小小的書房,還能藏著砍下你人頭的刀斧手?”

  高松滿臉皺紋的臉頓時擠成了一團,笑得像一朵盛開的菊花,“奴婢高松參見長公主!”

  “未經長公主許可,奴婢豈敢逾越。”

  “而且,長公主要奴婢的這顆人頭,奴婢立刻雙手奉上。當然,長公主英明神武,留著奴婢的腦袋多為大漢做點跑腿的事情,奴婢也是願意的。”

  劉秀珠冷哼一聲,“都說內務總管高松是頭千年老狐狸,你連我皇兄的寢宮都是直來直往,無須通傳,我這小小的書房,還能攔得住你的腳?”

  高松的背已經彎得像一隻煮熟的蝦米,臉上盡是諂媚的笑容,“因陛下身體欠恙,需及時用藥,所以便免了一些規矩。”

  “長公主殺伐果斷,令行禁止……”

  劉秀珠手一揮,打住了高松的話,“廢話少說。”

  “高松,我知道你以前眼中只有皇上,現在眼中只有太子,這是好事。你忠於皇上或者未來的皇上,這才是你職責所在。”

  高松連連點頭,“長公主英明!”

  劉秀珠繼續說道,“你伺候太子,我平日裡也不找你。只是今日有事,須得問你一聲。”

  高松連忙說道,“長公主吩咐,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秀珠直起身子,走到牆壁前,搖曳的燭光將她妙曼的身材照射得分外動人心魄。

  只是高松紋絲不動,低頭看著地面。

  畢竟,看了也動不了。

  “高松,你以前伺候過我伯父,又伺候過我父皇,是宮裡的老人,我且問你,那傳國玉璽到底在何處?”

  傳國玉璽,乃大漢立國之初,太祖皇帝斬白蛇而從蛇腹中得來的一塊皎潔白玉。

  由龍虎山掌教天師親自鐫刻,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得玉璽者,為正統帝位。

  然而桓帝上位之時,傳國玉璽便已丟失,因此才有桓帝登基名不正言不順之說。

  高松聽得劉秀珠問道傳國玉璽之事,便說道,“回稟長公主,傳國玉璽自景帝駕崩之後便杳無音訊,當年先皇也是將京城翻了個底朝天的亦未尋到,此事長公主應當知曉一些。”

  “這些年,奴婢也在四處打聽傳國玉璽的下落,只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劉秀珠目光留在了牆壁上的地圖上,“長安”兩個字分外刺眼,刺得心裡滴血。

  傳國玉璽的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了,高松到底知不知道,誰也不清楚!

  “高松,我這些日子忙於戰事,幾日沒有見到太子,你如實告訴我,太子這些天做了些什麼?”

  高松連忙答道,“回稟長公主,太子殿下每日都在刻苦學習,早起練拳,午後練槍,平日裡都是跟著太傅等人學習治國理政。”

  略微停頓之後,見劉秀珠眼中有懷疑的神色,高松繼續說道,“太子殿下最近用功刻苦,連太傅都說,如此以往,精益求精,太子可追趕聖賢。”

  劉秀珠在高松的老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便說道,“我皇兄病重,早已不能料理政務。太子已成年,早些將這些朝政事務上手,我也好集中精力放在戰事上。”https:/

  “高松,你也是伺候過三朝天子的人,太子絕對不能再走我皇兄的老路,你可給我記好了。如果太子被你們帶偏了,休怪我翻臉無情!”

  高松連連點頭,“長公主放心,太子殿下天賦異稟,奮發有為,有長公主攝政,文武百官擁護,必定能成為聖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