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酒 作品

第 56 章 召許安入宮





督主這是要做什麼?




宋離低咳了幾聲?(),臉色青白,神色疲憊難掩:




“我去看看陛下。”




顧亭扶住他的身子:




“陛下剛問了您的狀況,著下官好好看顧,您就可憐可憐我吧,歇歇,現在不能勞累,而且我聽著剛才陛下似乎出去了,也不在正陽宮。”




宋離偏頭看過去,撐著床榻的手臂都有些發抖:




“陛下出去了?去了哪?”




顧亭搖頭:




“我哪裡敢問陛下行蹤啊?”




宋離有些失力地靠回了榻上,著了幾個宮人去看看。




沒一會兒的時間,這出去的宮人沒有打探到陛下去了何處倒是帶回來了一個別的消息:




“督主,陛下剛才下旨,著各地前三的舉子進宮策問,就在前面的殿中。”




宋離掌心壓在了胃上,神色有些不解,這外面的天都黑了,陛下怎麼忽然召集各地前三的舉子進宮策問?前三名,那安兒也一會兒也會進宮?他的目光落到了顧亭的身上




“陛下剛才叫你去可問了什麼?”




“陛下就是問了問您解毒的狀況和反應,我據實以答。”




顧亭回答的從善如流,自然而然地隱去了他後面說有親近之人陪著會更好的話,一會兒陛下過來自然就什麼都清楚了,這麼想著,他真是覺得自己單單一份太醫的俸祿太少了。




沒一會兒的功夫,外面便傳來了一些腳步聲,有些雜亂,想來應該是應召的舉子進宮來了,宋離下意識看向了外面的方向,安兒應該也來了,而李崇這反常的舉動不得不讓他多想,他很可能是為了他才找了藉口著舉子入宮的。




此刻宮牆下的宮道上,李崇的鬢邊的汗都落了下來,呼吸聲越發粗重,臉上也多了不少紅潤之色,正陽宮的小太監追上來稟報:




“陛下,舉子們已經入宮了。”




李崇接過了張衝遞過來的汗巾擦了擦臉上和脖頸的汗,點了點頭:




“嗯,直接讓他們到殿中對答就好,隨後將卷子送到朕桌案上。”




“是。”




李崇這才拖著有些沉重的腳步回了正陽宮,他走過了宮門,側面便是舉子們正在對策的大殿,他站在後門處看了一眼便離開了,到了通往偏殿的那個門的時候他停了片刻最後還是進去了,但是腳步卻停在了偏殿的門外。




整個院中的人都被他揮手做了噤聲的手勢,半點兒聲音也不敢出,李崇在門外站了許久,手輕輕摸了摸那硃紅色的大門,最後還是回了正殿。




離開院子之前還吩咐了這裡的人:




“督主睡下後過來告訴朕。”




“是。”




這春闈前陛下親考的事兒可是從未有過先例的,這些舉子也是被打個措手不及,甚至有幾個還是從酒樓中匆匆趕過來的,策問的時間只有半個時辰,這可是難得能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這些人




()無不是絞盡了腦汁在寫。




半個時辰之後(),李崇剛剛從寢殿沐浴後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衫出來:




陛下?[((),可要見這些舉子們。”




“今日晚了,便不一一召見了,朕剛讀到一篇揚州遊記,著揚州的三位舉人留下,其餘人回會館備考吧。”




“是。”




張衝親到偏殿傳旨:




“陛下有旨,今日天色晚了,便不一一召見了,朕剛讀到一篇楊周遊記,著揚州的三位舉人留下,其餘人回會館備考,欽此。”




這一屋的考生無不羨豔地看著揚州的三人,這可是在考前就得見了天顏啊,若是一朝被陛下選中,那進士還不是探囊取物?




李崇招了宋離那邊的宮人過來:




“督主睡了嗎?精神可好?”




“回陛下,督主剛藥浴完畢,瞧著有些倦了。”




李崇點了點頭讓人下去了。




揚州解元洛天,亞元鄭德,經魁許安隨著張衝到了正陽宮的主殿。




這三人中,解元和亞元都已經年過四十,許安弱冠之齡在三人中便顯得異常顯眼些,李崇自然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他本想現在就將許安送過去,但是他也知道宋離心事重,看到弟弟難免強打精神,現在人也累了,還是等明天天亮,他精神好些的時候再讓人過去。




他沒有讓人做無用功,而是真的認真看了三人的摺子,揚州確實是富庶之地,他想要振興大梁的經濟,自然就要了解一下這江南富鄉如今是什麼情況。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揚州太守王斂是出了名的清廉,所以李崇留下揚州三人固然有私心,但是也並不全為私心。




但是在看到許安的對策上的內容的時他的眉眼漸漸深了,他抬眼盯住眼前站姿筆挺如松的人,面上帶著年輕人獨有的英氣,周身上下有著周家人那種壓不斷的精氣神,第一次李崇並不是因為他是宋離的弟弟而認真打量眼前的人年輕人。




“許安留下,其他兩人退下吧。”




李崇的面上不辯喜怒,其餘兩人立刻躬身告退,李崇緩緩起身,玄色的龍袍身上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壓,他拿起桌子上的策問,目光不曾離開許安的面上,許安的神色自始至終鎮定自若,沒有躲閃沒有怯懦。




光是這一份面君的膽氣和風骨,許安就不愧周家後人和宋離弟弟的身份,李崇依靠在了御案上,手中晃了晃手中的策問,聲線冷沉:




“你知道你這一本策問若是換成摺子放在朝中,會有多少御史清流來彈劾你嗎?”




許安緊了緊手指,他知道他寫的東西必然未必能容於朝中,但是既然陛下問了,他認為他需要據實和陛下說出他的想法:




“學生知道。”




“那還敢這樣寫?”




眼前的年輕人拱手回稟,言語不卑不亢:




“學生今日不寫日後定會後悔。”




李崇看著眼前敢於直諫,一身風骨的人,好似能透過他看到宋離的影子,若是周家沒有那等浩劫,宋離站在朝堂上當也是這般風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