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86:重逢(求收藏追讀)

十多斤肉,清理乾淨了,然後一鼎煮完,文火慢燉。

這要是被趙格兒看到,定然會目瞪口呆。她日常進補血食,每一頓就那麼兩三兩而已,還不能天天吃。

吃多了,這身子便受不了,氣血反常,甚至可能七竅流血。

血食乃大補之物,攝取的份量因人而異,並非說越多越好。

凡事都講究個度,過猶不及。

只是這個份量,對於現在的陳留白來說,卻嫌不夠。

他要衝擊最後一處穴位:百會穴。

此穴又名為“三陽五會”,乃手足三陽,督脈的交際要害處,十分關鍵。

在此之前,陳留白曾嘗試過多次,但每一次都無功而返。

根源在於,他體內經脈中積攢的氣血濃度不夠。

畢竟狩獵到的血食還是太少了,無法保證供需消耗所用。

自從離開故鄉,一路北上,邪祟遇著不少,妖物卻難得一見。

這不是意外,背後有著某些深層次的邏輯原因,前面有所解釋,無需贅言。

精食當然也能補充氣血,但低性能,等於杯水車薪,難以滿足。

日常吃那些的話,進度可就要緩慢得多,三五年,乃至於十年,才可能突破。

諸如陳渭斌等,便屬於此類。

他們的話,其實已經稱得上“優秀”了。

一般武者,也就是做到日常肉食而已。

層次之間,差別真是很大,稱得上“判若鴻泥”。

當然,食譜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大要素,另一個要素,則是法門上的優劣。

不同的法門,搬運氣血的方法會不同,甚至大相徑庭。

毫無疑問,好的法門所走的路線會最優化,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謂“真傳”,便是如此。

比如趙格兒,雖然她鐵了心往陳留白這邊靠,但有自知之明,不可能學得了陳留白的本事,所以她的目標,依然是當上白帝城的真傳弟子。

取得陳留白的同意後,趙格兒心花怒放:

在師尊和陳留白之間,她如魚得水,找到了一種左右逢源的感覺。

不過她並沒有急著就去白雲山莊,那太露痕跡了,應該過幾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