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54:光宗耀祖

“公主殿下帶著手下撤離,出莊而去了?”

祠堂內,陳甲公聽到壯丁稟告,連忙問:“他們去哪了?”

“去了東照坡,在那搭建帳篷住著。”

“……”

陳甲公本還以為趙格兒吃癟後,會直接離開,回白帝城,而或返回京城。

若是那樣的話,這心裡未免有幾分忐忑,擔心會遭受報復打擊等。

可趙格兒根本沒走遠,而是選擇住到了莊外,還是東照坡。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不就是主動示弱,表明態度,以討好陳留白嗎?

畢竟陳留白當面說過“不許外人在此指手畫腳”。

這位公主殿下可真是能屈能伸,絕非一般頭腦簡單的天潢貴胄。

與此同時,更加證實了陳留白的不凡。

貴人吶!

陳甲公開懷不已,昨晚邪禍所帶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此時陳留白已經不在祠堂,而是飄身離去,回泥守巷了。

他對於禮祀大祭那些繁瑣的細節沒甚興趣,讓族老們操辦即可。便是“認祖歸宗”本身,也只是為了爹孃和大哥他們的念想而已。

先前面對陳渭斌的跪拜求教,陳留白沒有說什麼“孺子可教”,他可沒有好為人師的習慣。

只瞥了一眼而已。

陳渭斌也知道自己心急了,過猶不及,識趣地告一聲罪後,離開祠堂,回家裡找侯華年,擔心其會出事:

“侯師兄,你這是?”

在房間的角落處,侯華年畏縮在那兒,披頭散髮,嘴裡唸叨個不停:“拔劍……”

“我要拔劍……”

“我的劍呢?”

其本是個驕傲的人。

出身優渥、年紀輕輕就在白帝城學劍、闖蕩出不小的名頭,出來行走江湖之際,哪個不是畢恭畢敬地稱呼一聲“侯少俠”?

沒想到在陳氏祠堂內,被陳留白一個眼神給驚嚇成這樣。

毫不客氣地說,陳留白的《小嫁夢術》,幾乎破了侯華年的劍心。

這可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與之相比,陳渭斌覺得自己捱了兩大嘴巴,簡直是走了狗屎運。

看得出來,陳留白是念了同族的情分。

當然,陳渭斌自問也沒有真正得罪過對方,更不曾結下什麼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