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27:意外收穫

橢圓形,巴掌模樣,拿在手裡沉甸甸的,觸感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涼意,材質非凡。

這並非銅鐵所鑄,而是一塊龜甲。

雖然一時間無法確定這究竟是何種龜甲,但其堅硬度,能擋住他的一劍,足以說明了不凡。

堅硬還是其次,隨著陳留白放出法念探索,很快有了更大的驚喜:

此甲片看似不厚,可隱隱自成一方空間……

本來這小小一片事物,即使具備神異的特性,也沒有大用,可他立刻想到了天書殘卷。

如果把天書殘卷安置在龜甲上,進行一個覆蓋,再激發時,是否能阻擋住大道神韻的散發?

若是可行,每當進行鑽研,便不怕鬧出偌大動靜,驚動別人了。

說起來,獲得天書殘卷後,每次修煉,都是小心謹慎,偷偷摸摸的,頗為影響效率。

一直以來,想方設法要解決這個弊病,可束手無策。

沒想到這趟上島來,反而有了意外之喜。

陳留白按下心頭的喜悅,繼續研究,發現龜殼表面的紋路,勾勒起來,形成了一個古體字:

像是個“空”字,但筆畫處有所殘缺,顯得模糊不清。

空間法則!

他很快聯想到了。

倒不是說這片龜甲是天書殘卷,而是龜甲上沾染到了相關的法則道韻,從而形成了一塊天然的寶物碎片。

其實也不能說是純天然的,它顯然來自某頭修煉成精的大龜身上,經受漫長的歲月磨礪而成。

再聯繫到關於鰲來島的傳說,事情的脈絡就浮出了水面。

只不知道張強從哪裡獲取的龜甲,又會不會有更多的龜甲?

這般念頭一旦產生,便不可抑制。

此為“貪念”,最能蠱惑人心。

當下陳留白就想著回到島上,進行大搜查,就算掘地三尺,把島嶼翻個遍,也要找出更多的龜甲。

然而當他來到甲板上,仰頭望見升起的明月,再看水裡,湖內亦有月。

一真一假,一虛一實。

可無論真假虛實,天上明月遙不可及,水中月更為泡影,唯有自己置身當中,才能進行觀想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