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63 章 留給弟子的棋譜





“大德啊,你的性情更接近長孫晟。但若沒有高熲屢次擊敗突厥,長孫晟使再多的離間計,也不可能分裂突厥。長孫晟的離間計都是與隋軍配合作戰,這就是長孫晟和裴世矩的差別,明白嗎?”




李玄霸當然明白。他和二哥就是這樣相輔相成。




但他和二哥也都認為,凡事不一定非要盡善盡美。




“可我沒能攔住宇文老師,二哥,你能攔住高老師嗎?”




李玄霸向西問道。




李世民睜開假寐的雙眼,制止住帳中的吵鬧:“朕決意已定。出戰之事,朕向來獨斷,諸卿不必多言。”




李淵忍不住了,一拍桌子,聲音顫抖道:“大雄!我還以為你和高公開玩笑,你還真的要帶五千輕騎偷襲西突厥牙帳?你知道有多遠嗎!而且雖然那契苾何力即使心向大唐,但只是垂髫少年,他說西突厥後方生亂,你就相信?!”




李世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當年立下赫赫戰功時也不過是垂髫少年。”




他看向面容稚嫩的契苾何力,一位九歲稚齡便與母親一同艱難帶領部族,在東西突厥的夾縫中求活的鐵勒部族首領:“朕當初擒獲吐谷渾可汗時與你年齡相仿,羅士信千里投奔朕的時候也與你的年齡相仿。阿玄曾常言,‘英雄出少年’,朕信你也是與朕一樣的少年英雄。羅士信!”




羅士信出列:“末將在!”




李世民起身,走入將領中:“再與朕年少輕狂一場,這估計是朕最後一次年少輕狂了。”




羅士信仰頭:“末將聽令!”




李世民道:“宗羅睺,秦叔寶,你們二人輔佐好太上皇,正面迎敵!”




李淵眼淚都流出來了,不知道是氣的還是什麼的:“李大雄!你還知道我是太上皇啊?!你把正面大軍交給太上皇統領,你就不怕丟了皇位!”




李世民笑道:“我相信父親會以大唐為重;朕也相信大唐的將領會以大唐和朕為重。”




秦瓊和宗羅睺苦著請求:“陛下!也讓我們跟隨你吧!”




李世民道:“我是去立功




,又不是去赴險,你們哭什麼?好好輔佐太上皇。你們若能在正面擊潰統葉護可汗,就是為朕護衛了。”




秦瓊和宗羅睺一番心裡掙扎,咬牙應下。




太上皇名義上領兵,羅士信不肯留下來和他們交換,監視太上皇的事他們也不信任其他人。




除了他們,還有誰敢在太上皇謀逆時動手?




兩人已經下定決心,哪怕將來被處死,若李淵有異心,他們必手刃李淵!




李世民又在群將中掃了一眼,每個將領都把頭仰得極高。




李世民的視線落在了另一個青年將領上。




他笑道:“蘇定方,可敢與朕一起?”




蘇烈沒想到自己會被挑中,指著自己,嘴都合不攏:“我?!”




單雄信一巴掌把蘇烈推開,把徐世勣拉上去:“陛下!陛下!你要組一個少年英雄隊伍,徐世勣徐懋功也是年輕人啊!選他!”




徐世勣差點摔倒。




他滿臉通紅。雖然自己正在努力爭取,但單雄信你閉嘴啊!




蘇烈氣得跳腳:“陛下點我,單雄信你幹什麼!”




蘇烈原是竇建德這方的人。李世民此番出征雖把竇建德留給了李玄霸,但帶了不少竇建德的舊部來。




這群竇建德舊部聽到李世民要重用蘇烈,和自己被點中了一樣興奮。




陛下還是信我們啊!




誰知道瓦崗寨的單雄信居然如此不要臉地搶功勞,氣得他們當即要和單雄信拼命。




李世民已經習慣了。




他迅速在局勢發展成部將鬥毆之前點完了所有的將。徐世勣即使沒有被單雄信推出來,他也會點徐世勣的名;其餘勢力年少有為的小將他都一一點名,沒有一方遺漏。




這群小將,最老不過而立。




李淵質疑自己的時候,契苾何力垂著腦袋站在帳中一言不發,像個木頭人似的。




當李世民說“少年英雄”的時候,他才抬起頭。




李世民點完了將領,也走到了契苾何力的面前。




他狠狠拍了一下契苾何力的背,把契苾何力拍進了點好的小將中。




“雖然想當英雄是很好,朕也相信你有當英雄的本事,但離家出走很不好,不要有下一次。你的母親會多擔心傷心啊。”李世民語重心長道。




李淵在心底翻了個白眼,沒有給兒子拆臺。




李世民繼續道:“朕做過同樣的事,知道父母比起朕立的功勞,更擔心朕的安危,所以朕才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你。”




李淵:“……”不知為何,他心情莫名有點沉重。




契苾何力躲過其他小將揉他腦袋的魔爪,認真抱拳垂首道:“小臣知曉。小臣此次不孝,是為了讓母親今後都不再擔驚受怕。”




“你心裡有數就好。”李世民替契苾何力理好一頭亂毛,“等此戰結束,朕帶你回京去見阿玄。阿玄會安頓好你的族人。你的族人會比你最好的想象過得更好。”




契苾何力使




勁點頭:“小臣信陛下,信晉王殿下!”




若不是看到回紇首領給晉王殿下當下屬跑商賺得盆滿缽滿,他也不會咬牙親自去當探子,好帶著功勞去投奔大唐的皇帝陛下。




6木蘭竹的作品《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6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相信大唐的皇帝陛下和他最重視的親王弟弟,都是對“蠻夷”一視同仁的好人。




李世民做好了決定,點了五千輕騎兵,只帶了一月乾糧,與一眾小將脫離了大軍。




李淵送走李世民後,仍舊氣得跳腳:“他何必冒險!冒險又何必親自冒險!西突厥的軍隊難道需要奇襲才能贏嗎?!我們大唐與他們正面作戰難道不能贏嗎!”




他一邊跺腳一邊抹眼淚:“他還說比起功勞,父母更看重的是他的安危。他當皇帝了還需要什麼功勞?他還要什麼功勞?!”




看著曾經與陛下差點兵戎相見的太上皇哭起陛下的安危,眾將領都感覺怪怪的。




秦瓊常陪伴李世民左右為親衛,看出了李世民心中“急躁”的原因。




他本來不想和李淵說,但他情商極高,見李淵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真的要當個好父親,便幫李淵演這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為李淵解惑道:“陛下此番出戰,料定我們會擾亂西突厥後方,西突厥也必定會擾亂我們的後方。他擔心高公。”




李淵更加不解:“擔心高公?高公有什麼可擔心的?難道還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秦瓊道:“陛下給高公的命令是讓高公退走,避開敵軍鋒芒,與敵軍遊鬥,等前線局勢明瞭,宵小自會退去。但正如太上皇所言,沒有高公守不住的城。”




李淵仍舊不解。




實際上是正面軍的統帥,自李世民下令後一直冷著臉一言不發的李智雲終於開口說話:“高公正在病中!”




……




“高公正在病中。他若耗盡心力,朕恐怕見不到他最後一面。”李世民沉痛道,“但朕不能阻止他,更不能回頭。”




羅士信皺眉:“高公為何一定要守城呢?陛下已經下令,這城本就沒必要守。我們運糧是通過長公主藩國那條路,伊吾城只是個幌子啊!”




李世民道:“伊吾城只是個幌子,是否守住並不重要,但宵小哪怕集結十萬大軍,偷襲只是一個幌子的伊吾城,都沒能拿下伊吾城,高公……老師說,這對大唐今後對西域、對所有蠻夷藩國的政策很重要。”




他握緊韁繩:“老師要這場戰爭盡善盡美,明白嗎?明白了就把你們的馬鞭揚起來!朕要與你們一同破西突厥,才能夠回援老師!”




“是!”




……




“咳咳咳咳……”高熲用帕子捂住嘴,咳了好一會兒,才道,“果然如我所說,不過四五萬烏合之眾對不對?我們守軍精兵有三千,城中新募的勇士有近兩萬。古往今來攻城的兵數都要至少十倍於守城的兵數。如今敵軍只是我們兩倍,你們還擔心什麼?”




眾將領道:“有高公在,我們從來沒擔心過!”




高熲微笑頷首:“我就在城門坐著等你們。賊寇宵小能




一眼看到我,你們也能一眼看到我。去吧,我看這城也沒必要守了,都出城門去。我在城門上等你們。”




高熲在敵人精兵十倍於自己的前提下,居然放棄了固守已經修繕了好幾年的伊吾城,而是讓三千精兵帶著新募的城中百姓,出城野戰迎敵。




他還在出兵前先派使者告訴高昌等國的聯軍統帥,自己不會守城,而是開城門迎敵。




“城門大開,我就在城門上,可有人能到我面前?”




接到大唐使者的文書,高昌等國的將領都十分憤怒,認為高熲在折辱他們。




他們想要殺了大唐的使者,但還是以“兩軍開戰不斬來使”,放大唐使臣離開。




“唐軍真的不守城,不是騙我們?”




“派人問問就知道了。”




“真蠢。守軍都跑出來了,我們摸小路繞過大軍,混進城裡,不就贏了?”




“對啊!高熲這老匹夫名不副實啊!”




他們嘴上這麼說,但一些國家開始在心裡打退堂鼓。




高熲這老匹夫若不是真的老糊塗,那就是一定有後手。唐軍是不是在城中留了大軍,並不是只剩下不到萬餘數?還是唐軍在其他地方埋伏了兵卒,就等著他們來兩面夾擊?




如果高熲真的就在城門上,那唐軍有埋伏的可能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