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56 章 閃亮玄甲兵出征





即使他們認為大唐和大隋一樣,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統一王朝,但大隋強盛時,你們這群小國又有哪個敢拈大隋的虎鬚?




隋煬帝就是在快滅國的時候也壓著西域蠻夷打,帶軍的正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曾經的大隋的秦王李世民!




大唐皇帝的旗幟穿越草原,穿越戈壁。




沿路部落的牧民看見大唐皇帝的旗幟,自發地跟著大唐的軍隊跑。




這並不是什麼怪事。




大唐皇帝的“天可汗”不是榮譽稱號,而是真正的大可汗之位。




在草原上,可汗會向歸順的部落徵稅,歸順的部落看到可汗出兵的旗幟,青壯牧民會自發準備馬匹武器。這和中原人納稅和服兵役一樣。




當初東|突厥可汗出兵時,就只需要讓人豎起旗幟在周圍部落轉一圈,小部落就自發出兵跟隨。




大唐皇帝成為“天可汗”後,草原部落也會按照原本規矩,向大唐納稅和服兵役。




只是大唐皇帝對牛羊等無法儲藏的草原物資不是太感興趣,對小部落的女人也敬謝不敏,所以稅要




得比起東|突厥可汗控制草原時低多了。牧民對大唐天可汗的認可度特別高,只要大唐的旗幟在草原上飛揚,他們就積極出兵,完全不需要催促。




如中原百姓希望明君一直統治他們一樣,草原百姓也希望天可汗如天空的太陽一樣永恆存在。




唐太宗時期連徵西域卻還能保持休養生息,這是重要的原因。




雖然大唐出兵幾十萬,但大唐本身的精兵加上後勤民夫一共也就四五萬,其餘都是自帶乾糧的部落聯軍。大唐的鐵騎起帶頭和攻堅的作用。




唐高宗時期,這個“天可汗”制度就玩不轉了,幾乎全靠大唐自己出兵,征討西突厥才耗費巨大;唐玄宗初期,大唐又把“天可汗”制度撿了回來,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




唐玄宗所創造的節度使制度原本是一個良策,是一種邊疆將領輪換制度。但唐玄宗老了之後怠政,節度使十幾年不換,硬生生地把一箇中央集權的制度,變成了節度使割據。




李玄霸從繁重的公務中抬起頭,披上衣服在宮苑中散步休息時,不由自主地望向了西北方向。




他雖沒有看見,通過對一哥、對西域的瞭解,也通過史書中曾經記載的寥寥數語,他能想象到草原上此刻的景象。




一哥穿著閃亮的盔甲衝在最前面,大唐的旗幟被草原和隔壁的狂風吹得獵獵作響。




青壯牧民們帶上他們的弓箭,騎著他們的駿馬,自發地豎起自己部落的旗幟,跟隨在大唐的鐵騎後面。




大唐的軍隊出發時只有不到五萬之數。




待到了伊吾城下,高老師和長孫老師在城門外迎接御駕親征的皇帝時,大唐皇帝身後已經是數十萬的大軍。




這一幕將有多壯闊?




“真想親眼看見這一幕啊。”




李玄霸感嘆,然後揉揉眉頭,繼續回去案牘勞形。




他得想個法子分權了。




皇帝應該集權,他一哥精力充沛也玩得轉。自己又不是皇帝,精力又沒有一哥那麼好,還是分權吧。




自己這個監國親王多選些人來分擔權力,這是謹慎的行為,滿朝公卿都應該贊同。




反正前殿還有好幾個宮殿空著,就讓房喬他們住進來陪自己加班好了。




回什麼家?我都沒有時間回晉王府,都給我住進宮裡!




對了,裴老師和蘇威也老當益壯,都可以進宮暫住。




說來蘇威這本應該病死好幾年的老不死怎麼還老當益壯?李玄霸對蘇威在這一世迸發的生命力感到驚訝。




很快,他就更驚訝了。




蘇威再次拿出他在隋煬帝時期曾經上書過的激進政策,要求削減功臣永業田。




這次他更加激進。




“縱觀先秦大漢,賜予功勳的食邑都只有一代,若要承襲,得皇帝特意加恩。大唐當效仿大漢!將永業田改為食邑!天下田地就這麼多,功勳卻代代都有。如果所有功勳都賜永業田,大唐哪有那麼多田地可賜?百姓將無立足之地!臣願獻出所有永業




田!”()




蘇威神情剛直,跪地不起。




2木蘭竹提醒您《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群臣譁然。




李玄霸嘆了口氣,將蘇威扶起來:“蘇公,蘇伯父,這麼大的事,當一哥回來時再商議。”




蘇威道:“我自會在陛下回長安時再上書,但我想請晉王殿下考慮此事。若晉王殿下支持,我此舉才有勝算。”




李玄霸道:“改革沒有好下場。”




蘇威笑道:“我只是爭取晉王殿下的支持,但晉王殿下不必跟著上書,只要心中支持就行。我……老臣自會成為領頭的那一人。”




他退後一步,作揖下拜:“老臣願意成為激起眾怒之後,被陛下用以平息眾怒的那一人。”




李玄霸不知說什麼好。




蘇威這是衝著以身殉國去的?




為什麼?




他不能理解。




蘇威確實重名,確實有過許多讓大隋更好的激進想法。但當這些念頭與本身性命和榮華富貴衝突時,他都會選擇明哲保身。




一隻腳入土了,能富貴終老了,他難道不想保全自身了?




李玄霸再次提醒:“即使蘇公是兩朝老臣,若動搖所有功勳的利益,不僅蘇公絕無可能全身而退,蘇家也一定會衰落。”




蘇威抬起頭,眼中不知何時密佈血絲:“頂多流放。我相信我的子孫的才華,他們定能再次入朝為官,為陛下效力。”




李玄霸又沉默了一會兒,道:“蘇公先回去吧。”




他沒有答應蘇威。蘇威也知道李玄霸不會立刻答應他。




蘇威會再次勸說李玄霸。李玄霸也知道蘇威會再次勸說他。




“頭疼啊。”李玄霸抱著腦袋,“裴老師,你和蘇公很熟悉,他為何會這樣?”




裴世矩道:“我和他不熟悉。不過我能猜到一點,他只是不想以隋煬帝‘五貴’的身份入土而已。”




李玄霸道:“他現在已經不是了。”




裴世矩搖頭:“他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我雖也是五貴,但我未害過人。他雖未親手害過人,但隋煬帝要殺高昭玄、宇文公輔,和曾因為他流放嶺南的至交好友薛玄卿時,他都明哲保身,連遞個消息都不敢。蘇威字無畏,為人卻膽小如鼠,從未無畏。他是熟讀經書之人,知道自己將來會是個什麼名聲。”




“但為何他現在能鼓起勇氣,我卻是不知了。”裴世矩道。!




()木蘭竹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