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第311章 阿霞的新年





“真就是一文!”




阿霞不得不仔細和祖父解釋,自己如何排隊買了一百粒,又如何把五十粒用750文的價格,賣給了二道販子,又如何把木盒、瓷瓶賣了200文,是以這丸藥若說是一文一粒也是可以的,即便不把木盒的錢算進來,也不過就是五文錢一枚,絕沒有祖父想得那樣昂貴。




“五文錢!我出去做事,大半日也不過就是十文!”




康老漢仍是要嗔怪她多花錢的,而且很快便按原價算了,“我們哪裡是吃這十文丸子的人家!”




“買都買了,你吃就是了,哪那麼多話!”




阿霞可不是個受氣的性子,康老漢也老了,嘴裡嘟嘟囔囔不知道說什麼,到第二日,阿霞又看他取出茶壺來,放到供桌上,五十枚養生丸,先供了灶王爺,又拿去祭拜列祖列宗,還有阿霞的父母,恨不得修墳都要帶去拜一拜。藥丸子是一粒也沒吃進去,康老漢的腰比之前要直得多了。




“阿霞啊,來來,喝糖茶。”




阿霞祖孫每年都是去康老漢大哥家吃年夜飯,大年初一早起也要去他家拜年。往年沒有錢,捧一碗酸菜,提兩條臘肉過去,伯祖一家也熱情相待,今年阿霞是殺了一隻雞、一隻鴨,提了一刀五六斤的五花肉過去,她嫂子的笑容便更熱情了,年初一一見到阿霞,便斟了一大碗雞蛋茶來,叫她快喝,又讓她中午帶祖父上家裡來吃飯,“你也難得回來,平時你嗲嗲在家吃得也簡單,這幾日都來家裡吃,不多你們兩雙筷子——到時候,還有事要求你。”




若是往年,除夕一起吃了,年初一這頓飯他們是不叫的,到底如今看阿霞是出息了,比之前要客氣,在阿霞來說,往年的照應都是人情債,忙笑道,“說不上求的,嫂子有啥事就說唄。”




她嫂子便道,“人還沒到,到時候等你先看了再說。”




阿霞還當是要給她說親呢,想著這也太直接了,不過她年紀還小,出去打工之後,視野逐漸開闊,知道有些事不能和村裡一般想當然的去做,年紀不到,提前說親按說是要治罪的。不過,年初一,正拜年的當口,也不好說這些,因此便先應著,又去了同姓的幾家親戚、相處得好的鄰居,還有村長家裡,都繞了一圈,人人對她都比往日客氣,這都是那養生丸的功勞。




人在世上,誰不喜歡被人高看一眼?阿霞便是個踏實的性子,也不由得有些飄飄然,醞釀起些雄心壯志來,心裡不由便想道:“還是出去做工好,只要有一門手藝,眼下想來,做工日子真不差,倒比種田來錢要快得多。”




此前為何村裡人捨不得幾畝地,不願進城去做工?道理是很顯然的,因為從前匠人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就譬如說做木匠的,他不能一年到頭的忙活,總有閒在家裡無活做的時候,年景不好的時候,一般手藝粗陋的匠人,吃不上飯,只能賣身為奴的也不少見。




這日子不好過不說,匠人學藝要先做學徒,那份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且也不是個個都能滿藝出師,因此,既然作物的產量高了,賦稅又少了,農戶心裡便很自然地覺得,做農戶的好處比做匠人多。




但出去做了工,阿霞就逐漸發現,現在的匠人也不比從前了,如今都不是師徒制,而是專門學校制度,只有怕你學不進去的,上學還給你發錢,哪有吃苦倒貼錢學藝的?且如今的匠人哪有沒活做的,只有做不過來,她私心裡覺得,至少幾十年內只怕都是這樣——水泥房這樣好,有條件的能不造?光是福建道,若是要把所有房子都換成水泥房,只怕也夠阿霞他們幹一輩子了。




這樣的想法,確實不是初次想起了,只是若是要常年出去做活,就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爭取來的這麼一畝多的地,將來若是做不得工,還要回來種田,那就未必能在泉村了,或許要到雞籠島去,正所謂故土難離,阿霞還是有些捨不得泉村的地,泉村的屋,因此便這樣不上不下,又吊了一年。




今年回來,因著這養生丸引起的轟動,她倒是越發覺得城裡的好了,決心漸漸就定了下來——不說別的,光是城裡這份見識,便要勝過村裡,就算收入都是一般,那也是城裡要好得多了,在城裡,醫院的養生丸子實在不算是什麼稀罕物事,進了村卻引起這樣大的轟動,村長對她都有好臉色,若是千金丸顯露.出來,還真不知道村裡人要怎麼捧著他們家呢。




還是要出去,阿霞的心,不知不覺便定了下來,謝雙兒說得不錯,要讀書,要上進,要到城裡去。人往高處走,她今年還不到20歲,現在不拼,什麼時候拼?




有了這個想法,當晚她就和康老漢商量了起來,去村長家拜年時,也是問了長期在外,這田土的事情該如何交割,當下村裡便傳開了,說阿霞要去城裡安家,把康老漢接出去享福,康老漢忙著到處闢謠,只說,“我老了,地種不了,倒是能出去做個看大門、撿垃圾的雜活,錢一日也就是十文,倒不多,就是圖個包吃,比在家划算些。”




這聽著還像話,不然,大家真要妒忌起阿霞祖孫兩個來了。阿霞對外也說自己買不起房,“嗲嗲老了,在村裡有個什麼事,我也來不及的,不如帶他出去,一起住著,橫豎現在路好走,彼此也多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