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神大白 作品

第 348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魚知樂嘆了一口氣:“我正是因為想不清楚,才會如此心中糾結啊……”

 “起先或許還能說是因為滄王心中,始終為深受自己看重的次子,將要死於您之手,而感到不平與怨懟……”

 魚知樂頓了頓:“但親眼看過滄王的狀態後,這種‘憐子如何不丈夫’的人之常情,就似乎根本無法成立了。”

 這才是最可怖的事情,一個連“人之常情”都能摒棄的陰謀家,已經不是會不會犯蠢的問題了,這是一條潛伏在陰暗中,伺機而動,耐心無限的毒蛇。

 說實話,滄王的冷情冷性,讓魚知樂看了都無比心驚。

 聰明人的每一次行事,都有其背後的目的,滄王究竟想要從湛兮身上得到什麼?

 只恐他,所求甚大。

 湛兮哼笑道:“你想要看我刀筆紙劍、文辭犀利地罵‘醒’他……”

 “而他本人想要的,”湛兮戰略性地停頓了一下,接著莞爾一笑,“未必不是與你等同呀!”

 一語落,石破而天驚!

 ******

 不慈悲,便是罪過嗎?

 這問題問的,嘖,槽點太多,湛兮都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噴起。

 首先,這問題壓根就不應該從滄王的口中問出來,它與滄王這人的身份的匹配程度,簡直就是熊耍把戲狗叫喚——互不相干。

 說這個問題和滄王的身份地位不能說一模一樣吧,只能說完全不相干,有兩個原因。

 一則,哪怕是在大雍朝,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的原則也早已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確立清楚,畢竟早就有“在其位,

謀其政”的聖人言。

 而根據該原則,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滄王既然享有了萬民供養的權利,就必然要承擔護佑民眾的義務,這是無可辯駁的。

 二則,滄王是個絕頂聰明人,還是個冷情冷性的恐怖聰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不理解、不明白上一條理由,還做出了一副“白蓮花”的無辜模樣,問湛兮“不慈悲,便是罪過嗎?”

 蠢人問這種問題很正常,問題是滄王不是蠢人,如此矛盾的行為,湛兮只能說滄王另有圖謀。

 最後,這個問題和丐幫之案,也實在是非常不貼切,令人如鯁在喉的彆扭。

 它更像是那一種,完全與某事無關,卻又有能力去幹涉,但卻因為沒有選擇出手而被他人“道德綁架”的,莫名其妙的無辜路人會問的問題。

 這個“無辜路人”的人設,和滄王真的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總之,從滄王口中聽到這個問題,湛兮的腦海裡就閃過了三個

 () 字——

 離嗮譜!

 ******

 與其反覆糾結一個聰明一世的人,為什麼會忽然腦子進水,神來一筆,不如換一個思路……

 如果他的目的,不是你所想的那個目的呢?

 是不是就能將一切都說通了?

 問“不慈悲,便是罪過嗎?”,似乎是想要為自己脫罪、洗白一般,但依照這個角度,你會發現方方面面都彆扭至極,完全說不通,站不住腳,邏輯稀碎。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若目的當真是理解不了自己錯在了何處,亦或者覺得自己無錯,想要叫囂洗白自己,為自己鳴不平什麼的……那就真的不是“愚蠢”二字能夠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