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神大白 作品

第 290 章

 湛兮:“……”嘿~讓御醫院的外科大夫去騸豬,姐夫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呢!

 “人才”又說:“若豬傷口感染,正好又用來試試他們不斷提純的綠毛糨糊。”

 湛兮:“……”你是安排得明明白白啊,總之裡頭沒有你自個兒L是吧?

 ******

 肥皂不行,湛兮又生一計,提出製造水銀鏡子,他將這鏡子說得神乎其神,最後……

 還是隻是勾起了曹穆之的興趣,然後永明帝表示可以新成立一個部門,然後給你招攬工匠。

 湛兮又提出活字印刷。

 永明帝說這東西不是沒人嘗試過,想法是很妙的,只是日常的常用字太多,而木刻等又容易磨損,實在是有些雞肋。

 活字印刷工具的材料是至關重要的,湛兮說:“用鉛錫合金字塊代替木活塊,如此便可解決磨損太快的問題,再

用油墨代替水墨,至於常用字……姐夫你的翰林院又不是養著吃乾飯的。”

 翰林院天天修書,天天修書,他們能不知道常用字到底有多少麼?

 只需要花點時間去整理,再打造幾套鉛錫合金字塊的活字印刷工具,後面再修書就簡單多了!

 “這對於姐夫而言,不也是一大勝事麼?”湛兮問。

 確實是一大勝事,修書自古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信仰的象徵之一,多少人在戰火紛飛時寧可丟棄金銀古董,卻也要帶著自家的書一塊兒L顛沛流離、跋山涉水。

 古來又有多少帝王是依靠修撰了某些典籍於大成的類書而名傳千古的?

 沒有活字印刷,他們靠手寫,靠一版一版的木刻,大典能修成幾份?數量不夠,一旦遇見滅頂之災,那耗費萬千心血的大典,也將散落在歷史的潮流中。

 這個民族講究薪火相傳,講究文明與精神的傳遞,而書籍就是載體,古之大成類書的消亡,是多少讀書人的

 () 心中之痛?

 現在不同了,數量就是傳承下去的一定基石,只要印得多,湛兮就不信它傳不下去……

 湛兮說:“姐夫不在乎自己的名聲,難道不想叫後人提及‘皇后’,第一個想到姐姐麼?若是姐夫成為千古一帝,想必姐姐也能在歷史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

 永明帝:“……”該死,他戳中我的心巴了!

 曹穆之見永明帝那僵直不動的模樣,想笑又不敢笑。

 ******

 “而且,難道這活字印刷只此一個功用嗎?”

 湛兮說:“如今雖世家不比從前那般盛氣凌人,但到底盤根錯節。雖說大雍朝不似魏晉時那般‘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但多少通過科舉的貧寒之士,曾承情於世家大族,借書抄書亦或借讀於世族的族學,這些人情將他們緊密相連……”

 湛兮說的沒錯,所謂帝王的賢名其實還在其次,活字印刷最大的意義在於它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也就是它降低了知識的門檻。

 如果寒門之士自己咬咬牙就能努力供自己讀書,那又何必仰人鼻息,承情於世家大族,未入官場,已先站隊呢?

 “科舉的目的,便是打破世家對官場的壟斷。所選拔的人才,也是要繞過世家的,可如今真的繞過去了嗎?”

 科舉說白了不過就是帝王擇選打工人的時候,直接下沉人才市場,繞過壟斷的世家,從底層選拔。

 但是哪怕是底層,也多多少少承情於世家大族才能讀得起書,才能叫帝王看見他們……比如曾經的彭踐,如今名滿天下的鑑慧方丈,不也得去參加王氏的盛會麼?

 但是如果活字印刷發展起來就不一樣了,那時候就是——

 真正的Boss直聘!

 沒有中間商!!

 沒有hr!!!

 ******

 “好!”永明帝拍掌,甚是高興,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模樣。

 湛兮剛鬆一口氣,然後就聽見他說:“這活字印刷之事,就交給工部與翰林院吧。”

 還沒能提出辦報紙修圖書館的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