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劍斬雲夢 作品

六百零九章 公元1489年的起點,絕境,哥倫布!

  “當你為某個煉獄中的靈魂捐獻銀錢,投進捐獻箱,發出‘叮噹’一響時,他就從煉獄中應聲而出!”

  同樣在此時,在神羅薩克森州曼斯費爾德小學,一名六歲的孩童,正在第一次,翻閱一本拉丁文的聖經。他睜大清澈的眼睛,艱難的閱讀著。

  “1.inprincipiocreavitdeuscaelu

  而在他正前方,正攤開著一張巨大的“托斯卡內利地圖”。地圖上,標註著一條鮮明的紅色航路,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啟航,一路向西,行出小半個地球周長後,便是誘人的“香料群島”、“印度”與“賽里斯”!

  “致神聖的、尊敬的、虔誠的、智慧的、女神般美麗的...伊莎貝拉女王。富有經驗的、英勇的城邦航海家哥倫布向您致意!...根據我的估計,根據馬可波羅的旅行記錄,根據偉大學者托斯卡內利的測算,地球的周長為...”

  寫到這裡,富有經驗的城邦航海家哥倫布頓了頓,看了會桌上的“托斯卡內利地圖”。這是已故佛羅倫薩天文學家,保羅·達爾·波佐·托斯卡內利(paolodalpozzotoscanelli)繪製的世界地圖,重點標註了“印度”與“賽里斯”的位置,就在歐陸的西方。

  15年前,托斯卡內利曾經把這份地圖,以及向西航行,抵達東方的計劃書,寄給了里斯本大教堂的牧師費爾南·馬丁斯,然後轉交給當時的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阿方索五世則把這份地圖,交給宮廷學者們審議,最後只被富有航海經驗的天文學者們,給了一個“計算完全錯誤”的回覆。

  緊接著,同為意大利城邦出身的航海家哥倫布,獲悉了這份地圖,向托斯卡內利寫信索要。然後,他狂喜的收到了托斯卡內利的回信,並把這份地圖當做至寶,誕生出新的航海計劃。而這個商業城邦羊毛紡織工的兒子,可比天文學家托斯卡內利要執著的多。他一路抱著這份計劃書,死磕了十年。而今...

  “...地球的周長,應為12000公里!而歐亞大陸的長度,應為8000公里...”

  哥倫布自信而睿智的寫到。他抿緊嘴唇,沾了沾廉價的藍墨水,小心的在書信中寫下計算的公式...在一段完美的計算後,便是他顛覆性的結論。

  “如此,只要我們從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一直向西行出4000公里,就能抵達大西洋的對面,那就是流淌財富的富饒土地,滿是香料的印度,和遍地絲綢的賽麗斯!...印度與賽里斯,就在4000公里的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