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劍斬雲夢 作品

一百二十六章 科技的發展:輕重投槍

  作為木匠大師,庫欣基原本在匠作中心工作,地位尊崇。他自小便壓過家族分支的老木匠庫奧德一籌。結果這次庫奧德隨國王返回,由於主持長弓的開發,一躍成為了工匠總監,連工匠大師也在管理之中。

  看著老兄弟洋洋得意的臉,庫欣基實在忍不住這口氣。正好修洛特組建新的工匠中心,他便主動申請加入。木匠大師來投,少年欣喜異常,也把武器研究的重任都交給他。

  現在進行的武器研究包括:木弩的研發,長矛與投槍的改進,燃燒的縱火箭研究,還有在天火島上進行的火藥試製。

  庫欣基只是花了兩天時間,就把三米青銅長矛的製作工藝修改出來。

  青銅長矛的矛頭約重半斤,兩面帶刃,突刺外可以少許削砍。矛身的難度在於木材加工。用硬木作杆,彈性小易折斷,需要浸泡入油料中增加剛性。而矛身的長度每增加一米,加工難度就成指數上升,耗費的人工同樣迅速增加。

  以聯盟目前的生產力和戰場需求而言,三米的長矛便足夠使用了。

  隨後,木匠大師又按照修洛特的要求,把投槍改進為重型投槍和輕型投槍兩種。少年的靈感,自然是來自善用標槍的古羅馬軍團。

  輕型投槍長度在一米五到兩米之間,直徑約3釐米。它以燧石作為槍尖,用擲矛器輔助,射擊距離在三十到四十米,重點殺傷輕甲民兵的或者進行戰術騷擾。它的成本低廉,將會大量配備給輕裝的標槍散兵。

  而重型投槍的長度在一米到一米五,加粗加重,用鋒利異常的黑曜石作為槍尖,最佳射擊距離應當在二十到三十米。修洛特考慮在投槍前端熔鑄上鉛球,來增加重量和射擊威力。在未來的規劃中,每名墨西加武士都應該有兩把重型投槍,重點射擊布甲和皮甲的敵方武士方陣,近距離投擲完後再進行衝鋒接戰。

  修洛特測試過重型標槍的威力:二十米內射穿皮甲,立刻讓中者失去戰鬥力。或者紮在盾牌上,強迫對面的武士棄盾。等到擁有足夠的金屬,就可以完全向羅馬軍團靠攏。

  至於燃燒的縱火箭,是為了征討塔拉斯科人的水戰而準備的,現在還只是概念。工匠們測試著不同的燃燒物,同時等待火藥的製作。

  少年的思路來自於宋金唐島之戰。早期火藥的威力更側重燃燒而不是爆炸。將紙筒包裹的火藥綁於箭竿上用於推進箭矢與縱火,焚燒敵方的木製船隻,應該是一種比較穩妥可靠的海戰方案,也經歷過實戰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