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劍斬雲夢 作品

第八十五章 造紙、棉甲和禮物

  修洛特曾經仔細分析過,中美洲處於植物繁盛的熱帶,能夠造紙的原料來源非常廣泛,容易發展大規模造紙業。

  造紙原料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麻類植物。最廉價的自然是黃麻,分佈非常廣泛,纖維產量也多。然後是日常應用的劍麻龍舌蘭,武士們捕俘的繩索就是用劍麻製成。接著是棉花,美洲是棉花的故鄉,各種棉類種植面積很廣。但在墨西加各部,棉布常作為貨幣使用,用棉製紙顯然成本過於高昂。

  其次就是各種樹皮,像現在用的就是檀木的皮。中美洲是不缺乏樹木的,缺乏的是砍伐樹木削皮的金屬工具。然後便是竹子,中美洲的竹子種類很少,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沒有開發出天朝的各種竹器,倒是被部落民用於製作吹箭。最後便是各種草料,比如沿海地區的蘆葦叢。

  修洛特看過玉米秸稈,有些拿不準這種數量極多的材料能不能造紙。玉米秸稈摸起來表皮很硬,也有許多節點,應該不是良好的造紙材料,後面可以讓工匠們試一試。

  想起棉和麻,修洛特就想起墨西加人的甲冑。由於缺乏馴養的大型牲畜,堅固的皮甲往往只有高級武士才擁有,而棉甲才是武士們最廣泛使用的裝備。

  甲冑是武士和民兵區分的標誌。武士們的標準配備是伊奇卡維皮利,“棉花的上衣”,即一種棉麻輕型戰甲。它的外形像一個厚馬甲,每層由棉花和黃麻混合編織,然後多層壓制成型。棉花起切割防護作用,黃麻起散熱吸汗效果。這種棉甲能有效提升武士們對黑曜石戰棍和石制箭頭的防護力。

  隨著武士等級的上升,到了二級瓦斯特克狩獵者之後,他們開始裝備特拉維茲特利,“戰衣”,全身的輕型戰甲。戰衣通常被套在伊奇卡維皮利之外,同樣是棉麻混合紡織而成。隨著武士等級的繼續提升,戰衣會畫上各種花紋,越來越華麗威武。

  四級資深武士就開始披掛各種羽毛,縫製各種獸皮,在戰衣上描繪出鷹與美洲虎的圖案。而到了雄鷹和美洲虎貴族戰團,戰衣會升級成垂掛羽毛的皮甲。

  至於頭部防護,低級武士會戴各種棉麻或者皮質的尖帽,而高級武士和指揮官會頭戴各種獸型的頭盔。獸盔庫卡拉特拉,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實際上它是用木頭製作的,而不是骨頭。

  修洛特經常戴的獸盔看起來極為威武,是色彩鮮豔形象逼真的虎頭,但實際上異常厚重還不透氣。這讓他總是一邊威嚴冷酷的下令,一邊汗水從臉上直流。

  他打算一旦獲得塔拉斯科的銅礦,就首先把青銅盔造出來,木頭獸盔在防禦力和舒適性上都不行。青銅鎧甲有些偏重,先期參照古希臘鎧甲的半身形制,加上裙甲和護腿。只有在開發科利馬的淺層鐵礦之後,才能考慮更先進的鱗甲、扎甲、鎖子甲,至於最高級的板甲技術,目前看起來還遙遙無期。

  在修洛特的指揮和工匠的操作中,第一次造紙實驗就摸索著展開。

  泡料的準備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煮料。工匠們搭建了築有灶膛的木炊,先用石灰水煮了樹皮一天。修洛特用手捏了捏樹皮,纖維沒有完全散開。他考慮了會,就讓工匠們換上鹼性更強的草木灰再次煮一遍。又過了一天,樹皮終於成為了合適的紙漿。

  接下來便是洗料,除去紙漿中的石灰渣和一些溶解物。人力足夠,修洛特只需要看著便好,直到紙漿足夠純淨才表示滿意。

  由於不知道曬白這一項,洗料後直接進入到打料環節。數十名民夫用厚長的木杵,在石臼中把漿料反覆搗打,同時撿去雜質和粗料。如此數個小時,終於把紙漿搗打成泥膏。修洛特看了看,覺得和記憶中的紙漿差別不大,只是微微泛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