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戰後的利益分配

  雖然說,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好望角的重要性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可好望角依舊還是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海航通道。

  如果戰爭爆發,蘇伊士運河被毀,那麼從大西洋的戰艦想要進入到印度洋,就必然要通過好望角。

  一旦好望角被封鎖,那麼想要進入到印度洋,就得先突破封鎖。

  這樣一來,印度洋的安全係數就會提高很多。

  除了約翰帝國之外,米利堅的損失也不小。

  別看在一戰戰場上,米利堅看上去投入很小,他們的陸軍基本上沒有參戰,但是損失不小。

  整個太平洋艦隊的覆沒,讓米利堅徹底丟失在太平洋的話語權,接著夏威夷群島的丟失,也讓大夏將手伸到了東太平洋地區。

  不過後來因為大夏和米利堅的條款,大夏從夏威夷群島撤兵,並扶持了一個夏威夷王國。

  大夏只在夏威夷王國擁有一個海軍補給基地,常駐兵力只有三萬人。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夏威夷王國的背後是大夏。大夏的戰艦也將因為有這個基地,可以長期在東太平洋地區巡視。

  如果說夏威夷王國的成立,讓米利堅很難受,那麼南美地區徹底倒向大夏,則算是斷了米利堅的經濟命脈。

  眾所周知,無論南美還是中北美地區,都是米利堅的後花園,他們的資本已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當中。

  隨著南美戰爭的失敗,在南美地區掀起了一股排斥米利堅的浪潮。大量的米利堅資本被大夏和當地資本排擠出了市場。

  再加上戰爭期間,米利堅資本的投入,卻在最後輸掉戰爭,這讓米利堅的資本市場虧得連褲子都沒有了。

  不過,這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

  由於直面大夏的威脅,米利堅比原歷史上更早的意識到軍隊的重要性。於是,大量的資本開始投入到了軍隊建設當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猶太財團從歐洲大部分國家中抽調了資本,進入到了新建國當中,但唯獨他們加強了對米利堅的投資。

  所以,現在的米利堅,基本上已經等同於被財團們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