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一念 作品

第465章 成都官員已有歸降之心

  但隨著兩次征戰,第一次就折損了不少的兵馬。

  回來後劉備並沒有選擇修生養息,反而是想著再次起兵為兄弟復仇。

  第二次,招募的兵馬更多,錢糧皆由百姓所出,可謂是窮兵黷武。

  如今敵人已經逼近成都,民心,兵馬皆無,又如何去抗敵?

  歸降,劉備體面,他們也能體面。

  “你們也是這個意思?”

  劉備穩住心神,問向除了老臣以外的其他人。

  “主公若戰,我等也願追隨……”

  “唉,散了吧。”

  劉備擺擺手,這個事沒有必要繼續議了。

  “我等告退。”

  眾人鬆了一口氣兒,終於可以離開了。

  來到殿外,眾人分成了兩個派系。

  一個是以提出歸降的老臣為首,他們原本就是劉璋的舊屬,對劉備並無太多感情。

  作為益州投降派,自從劉備敗了,他們早就做好了歸降打算。

  另外一方不是劉璋舊部,劉備上位後為了平衡手下勢力。

  把他們給提拔起來,所以對劉備還算忠心。

  三日後,綿竹關失守,守將戰死。

  徐晃順勢出關,一路抵達郫縣,距離成都已經不遠。

  與此同時,陸遜也已經率兵抵達洛縣。

  “都督,此乃洛縣的縣令,已經歸降於我們。”

  顏良作為先鋒軍,早到此地一步。

  “好生相待,命大軍不得騷擾百姓。”

  陸遜下馬施禮,對縣令極為的尊敬。

  他並非是做樣子,一路走來,即便益州兵抵抗於他,擊敗敵人後,他也以禮相待。

  先前徐榮與關羽的事,過去也便過去了。

  如今益州唾手可得,又何必對自己的百姓痛下殺手?

  “如今徐州牧距離成都不遠,我們是不是也得?”

  文丑試探性的問道。

  破成都之功,誰人不想得到?

  加上益州兵馬沒有戰心,晚了一步,說不定這功勞就到了徐晃手裡。

  “我等皆為同僚,當共取成都,以報夏王知遇之恩,豈能心思各異,互相爭功?”

  陸遜知文丑心思,對其安撫道。

  何況董曜並非昏聵之人,滅劉備之功歸於誰,自有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