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柑橘 作品

第207章 月氏發生的事情

 這些人對中原茶葉和絲綢的熱愛更勝於中原人。 

 去年議事之後,諸羌都有來使,對於秦人的禮物,他們的王很喜歡,所以各族之間打得更兇了。 

 沒辦法,有人在其中搞事,想不動手都不行。 

 相比於北方的幾個龐大族群,這些人更加的容易控制。 

 “這事早點去做,等到春之後,朕希望他們能老實一點。” 

 烏氏倮領命,秦始皇看似沒有發怒,但言語之間已有冰寒之意。 

 “陛下,可是有什麼顧慮?” 

 秦始皇知道烏氏倮的意思,“大秦初立,如今諸多事情才有頭緒,若因此西北局勢壞了一片向上的局面,朕恐無力鎮壓。” 

 國庫已經沒錢了,再起大戰恐局面崩壞。 

 事情往往都會朝著不可預測的方向偏移,秦始皇不知道真正若於月氏開戰。 

 會有什麼更不可控的事情發生。 

 給東胡的封賞還未得到回覆,王賁歸來的時候,說了必勒格得到封賞後的反應。 

 並沒有立即上書請立東胡郡。 

 這件事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初掌大權的必勒格還沒有得到東胡諸部的認可。 

 二,他自己也有顧慮,是否徹底納入大秦的統治體系之內。 

 光給好處並不能換來人心,這點秦始皇想的很明白。 

 龐大的國都顯現出來的問題,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同於夏商周三朝,大秦面對的問題更加的複雜。 

 上古時期的社會結構簡單,規矩定下,往往百年不會發生什麼改變。 

 但隨著人口的增多,地盤的擴大,問題也相對複雜。 

 百家爭鳴為的是什麼,自然是為了如何治理這樣複雜多變的天下。 

 有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 

 有人說明法者強,慢法者弱。 

 有人說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有人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諸多言語,各有道理。 

 真正用到的時候,秦始皇發現,必須摻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