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封餘 作品

第249章 戲弄韓使

 等趕到大殿上之時,所有人都已經保持了沉默。只有大廳中間一個陌生長相的人在喋喋不休的說話。 

 方逍吾沒有聲張,悄悄的走入大殿之中。和首座的秦曉月對視了一下,輕輕點了點頭。而到了現在,方逍吾方才發現,這在場的每一個人,臉色都並不好看。尤其是杜也,虞盛幾個領兵之人,臉上的怒氣幾乎成為實質。 

 到了現在,方逍吾猛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秦曉月身邊,居然沒有一個能言善辯的文官。鄧左,沈禾等人,全都被派出鎮守一方,留在皇城的,少有能獨擋一面的人。 

 杜也等人,打仗還可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陛下,我王也給出了足夠的誠意,不再追究你們殺害我大韓國柱的事情。東楚我們也不奢望全部收回,我們僅需要喑都和往東的三座和大韓相鄰城池,化為我帝國所有。這樣我們兩國就可以重修於好,友好往來,絕不犯界。” 

 站在中間的,應該就是韓使,這一番話講出來,方逍吾也明白了個大概。敢情這韓使臣,這就是來要地的。 

 東楚喑都的富庶程度,在整個衛國都是數得上號的。即使現在沒人,但設施,建築都還在,東楚完全可以花幾年時間,恢復它的繁榮。可這尚且不是關鍵,而是喑都的位置! 

 它的周圍,只有中宛城一個稍稍大些的城市,只要越過中宛城,整個東楚就是一馬平川。這一點方逍吾可相當有發言權。把喑都交出去,無異於把鄧左的脖子,架到人家刀底下,人家想什麼時候揮刀,就什麼時候揮刀。 

 這種無理的要求,方逍吾並沒有反駁,他在等,等著滿朝的文武,有沒有能夠反駁這韓國使臣之人。秦曉月現在是女皇,很多事情不便講,如果她下場和韓國使臣對峙,那無異於自降身份。 

 現在需要一個能明白皇帝心意,也能說會道的人,來委以重任。 

 很快,這個人就站了出來。但卻出乎了方逍吾的預料。 

 站在末尾的季淮,緩緩走了出來:“韓使這句話,可有些不妥吧。我們兩國,素來互不參與,可是在這場戰鬥中,你們排除了韓權這位頂尖修士,來左右我衛國局面。這是否欠妥?況且,這東楚本身就是我衛國的領土。我大衛並未做錯,何談收回一說?況且你們不斷侵擾我東楚之地,我們還未曾追責,你們怎麼敢先來問罪!” 

 這一番話,秦曉月和方逍吾,全都眼前一亮。邏輯清晰,不卑不亢。這韓使明顯是在偷換概念,可是季淮並沒有順著他的意思說,但卻巧妙的反駁了他所有的觀點,還表示出皇室的威嚴,這一番話,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