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457章 國貨當自強





雷俊有些驚訝,“你還投資花花公子了?”





周不器咳了咳嗓子,說道:“別想歪了,是他們遇到經營困難了,想退市,我就出了一筆錢。反正是抄底嘛,總歸不會虧。”





雷俊沒有糾纏,沉吟著說:“國內現在已經是世界工廠了,全球的製造業巨頭基本都在國內有產業。這樣的市場效果就是那些外國巨頭為國內培養出了一大批的懂製造業生產的人才,以及一大批會生產的流水線工人。就像你說的,除了汽車、飛機、攝像機、大型機床這些過於精密、複雜的產品,國內可能還有些差距,其他的商品……中國製造完全不比外國差。”





“手機不就是嘛,黑莓沒在國內設廠吧,你看黑莓的手機,質量跟咱們的中華酷聯,跟小米、愛斯達有什麼區別?連蘋果、三星的手機,不也都是國產?”





周不器對之前周紹寧的一些說法,還是比較認可的。





現在國內普遍還有一種國外貨比國貨好的思維。





如果是汽車,那肯定是外國製造的好。





國內的汽車工業水平還不夠。





可是製造的電腦、手機、冰箱、吹風機、熱水器之類的東西,又沒有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國產貨只會更好。





這裡還有規模化和成本控制的因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機了。





為了競爭低端市場,手機廠商都紛紛推出了千元機型。這種手機的利潤太薄,要是從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一條龍走下來,就很難賺到什麼錢。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策略——貼牌。





就是由一個不知名的能生產手機的製造商,比如聞泰科技這種,他們會製作一個手機模子,然後根據這個模子生產出一大批的低端機。





三星想要了,就貼上三星的標;華為買過來,就貼上華為的牌;小米,oppo也都可以跟進採購,推出自家的貼牌機。





乍一看,琳琅滿目,手機的款式真多啊。





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





不同的廠商貼上了不同的牌而已,在市場中銷售的時候,就看誰家的品牌更有號召力,更受消費者喜歡了。





三星、華為因為品牌更高大上,所以可以制定更高的售價;小米、oppo因為品牌偏吊絲化,就只能價格更低。





歸根結底,產品這玩意賣的還是品牌。





西門子的冰箱業務都被國產給幹趴下來,都活不下去只能退出了。





後來被國內商人發現了商機,買來了西門子的商標,找國內的冰箱工廠去代工,不玩價格戰,相反要把價格提高一些,主打一個外國大品牌的優勢,反而一下就打開了市場。





周不器道:“前些年,國內的製造業要靠著外國廠商的幫忙,是市場換技術。這都2013年了,時代已經變了。該學的技術,我們已經學到了。至少在大眾產品的領域,國內已經有了很深厚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