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蹦躂的相機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路見不平拔刀助

人世間的悲喜不盡相同。

 

有的人錦衣玉食,卻成日裡感懷春秋無病呻吟,或是在一方之地勾心鬥角,或是在殿堂高宇爾虞我詐;可有的人卻連每日吃一頓飽飯,都是一種奢求。

 

更有甚的,有的人無悲貪喜,好逸惡勞,體會不得他人疾苦,踐踏他人苦痛,以突顯自己半斤八兩的地位——俗稱揣著雞毛當令箭。

 

龍七一行趕到采薇所在的村子時,村外正劍拔弩張地對峙著。

 

一個城外村而已,能有什麼矛盾?

 

幾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也不敢貿然上前,躡手躡腳地繞過了衝突,翻身進了村中。

 

村中如今很是忙亂,一夜之間多了許多嬰孩兒,本就不夠的人手,這下就更加地混亂了。

 

村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在被趕出城之前,多半也是體弱多病之人,好在遇到了采薇,在她一番診治調養下,倒也生龍活虎,有些甚至還隨甘校尉習了武。

 

也正是因為他們都年輕,所以對於照看孩子、婦人月養一事,都不是很懂,頂多也只是小時候聽老人講過而已。

 

而且作為普通農戶,許多婦人生產之後,沒過幾日便要下地做活——討生活都來不及了,哪還會有什麼坐滿月之說。

 

是以如此,村中男人們不知婦人生產後將養的重要性,而大多婦人也是頭一回做母親,本不欲做月子,還是采薇堅持,方才一一應下。

 

龍七幾個摸到村中,費了好大的勁,方才找到正焦頭爛額的采薇,一番詢問下方才得知村外衝突的緣由。

 

原來自那日之後,屍妖漸少,世間也算是安分了下來。於是朝廷頒發了狀令,責各地方招撫城外村。

 

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奈何郡令卻是個昏官。

 

城中郡令的官職是家中捐的,本身其實是個酒囊飯袋,什麼事情都依仗著師爺。

 

本來這郡令安分守己,官聲倒也還算湊合,可壞就壞在,偏聽信家中子侄,寒了忠心耿耿的師爺的心不說,還鬧出了許多荒唐事。

 

那子侄也是個不舞之鶴。

 

當初朝廷的意思,是要等人死了,才能送出城去,偏這郡令貪生怕,生怕災難波及自己。那子侄便出了損照,但凡發現了重病之人,便將他們一一趕出,讓他們自生自滅,還美其名曰: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