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熊貓 作品

第861章 心流膠囊

  “我初中其實當過一段時間學渣,有共鳴的。”宋河搖頭道,“題目很輕鬆的時候,寫起來很舒服,但題目如果不會,需要聚精會神地思考,確實很累很痛苦,寧可發呆也不想寫作業。”

  他又扭頭看向相曉桐,“老師你呢?你有這個共鳴嗎?”

  “你猜猜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藥?”相曉桐笑了。

  直播間人數止跌回升,到了1800萬人觀看,已經是穩穩的直播平臺第一名!

  發佈會現場,劉暢繼續介紹:

  “開會的時候,我聊了一下這個問題,同事們很有共鳴,我們的研發團隊好奇,究竟這種不願意動腦的惰性是什麼原理?有沒有辦法緩解克服?”

  “起初我們的猜測是耗能,人的大腦耗能巨大,身體具有節約能量的本能,自然會壓制大腦的過度用力。”

  “也有人找到了心理學領域的理論,非常著名的一個詞叫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一種狀態,指人全神貫注地去做一件事,不願意被打擾,同時還有亢奮興奮感。”

  “大家幹喜歡的事兒,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譬如打遊戲,也是大腦高速運轉,完全不想停。做數學題的時候,偶爾也會進入心流,做題做著做著做爽了,當然,普通人這種狀況很少,可能只有數學家能經常爽得起來。”

  “我們不禁遐想,如果能做出一種藥,可以讓人迅速進入心流狀態,聚精會神地去學習,去工作,是不是可以縮短工作時間,同時又讓工作過程變得不那麼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