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熊貓 作品

第462章 休假結束,若羌集合!


  “兩年前我帶隊做了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猴子的電生理實驗,猴子是魔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借來的,知道這種猴子嗎?”相曉桐問。

  “看過論文,很多年前一期《細胞》的封面對吧?”宋河回憶,“劉真孫強團隊做的,人類首個高比例胚胎幹細胞的存活嵌合體猴。”

  “對,這種猴子的特點是除了受精卵的基因組之外,組成細胞中有很多外源引入的幹細胞,來自同一個物種,但基因組不完全一致,就像幾隻猴子融合成一隻猴子。”相曉桐語速飛快地講下去。

  “用嵌合體猴子做實驗的好處是,可以構建差異性很大的腦區,因為不同腦區的dna不一樣,細胞類型也差別很大,所以很容易找到變數。”

  “我們對腦腹側被蓋區裡面的lh-nts神經元輸入光,激活γ-氨基丁酸神經元,成功產生了外向抑制電流……”

  “然後,用crispr靶向失活,做實時位置偏好的行為檢測,輸入光刺激促進了對光匹配區域的偏向,發現有兩種基因失活時都不影響這種偏向……”

  “最後的結果就是,神經遞質和神經肽的共同釋放,會在不同時間內作用於不同細胞協同工作,從而影響整個腦細胞環路的活動!”

  “聽明白了嗎?”相曉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