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 作品

出發賑災

他決定給李泰一個表現的機會,看看他最近到底是真有進步還是隻會紙上談兵。

於是他開口宣佈道:“既然青雀和雉奴都有心為朕分憂,那邊依了你二人所請。”

說到這裡他將目光看向立於朝臣中間的馬周和蕭翼兩人繼續道:“馬周,蕭翼聽旨。”

馬周兩人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馬上站出來躬身行禮。

李世民開口道:“今封馬周為劍南道監察使,協助越王李泰處理劍南各州旱情並監察當地官員賑災表現。”

馬周開口道:“臣,遵旨。”

李世民又對蕭翼道:“封蕭翼為河東道監察使,協助晉王李治處理劍南各州事務。”

蕭翼領旨以後李世民繼續對李泰和李治說道:“你二人雖為主使,但凡事要多多聽取馬週二人之意見,切不可獨斷專行。”

李泰和李治兩人同時開口應是。

李世民再次開口道:“工部與司農寺儘快選出足夠人手隨越王和晉王一同出發。”

段綸和張儒兩人齊齊躬身領命。

散朝之後,李治便在第一時間給身在太原的李績寫了一封書信。

讓他暫緩對太原城的改造,將節省下來的物料留作幫助災民們興修水利。

此時的河東道其實並不缺水。

但由於地勢的原因使得這裡的水資源分佈極為不均,而且往往水流過急使得百姓難以利用。

李績雖然已經開始在太原城引入汾水,但所作的改動畢竟有限。

李治決定藉此機會多走訪一些地區,看看能否興修一些堤壩來緩解這種現象。

經過兩天的準備之後,李泰和李治兩人終於從長安城出發分頭前往兩地。

李治離開長安以後的第一站先到了太原與李績打了一個照面。

此時的李績四十出頭的年紀,渾身精壯但是並不偉岸。

由於常年處理政務使得他看起來倒是多了一些文人氣質。

兩人見面以後,李治首先行禮並開口道:“李長史替本王牧守一方,多有操勞,本王在此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