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 作品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華威投資公司!

 接著,具體的方案就被李毅遞交了上去。

 而向來效率被人詬病的政府部門,這一次反應也挺讓人驚訝的,方案送上去僅僅不到三天就批覆下來了。

 經上級部門審核批准,由發展委、國資部以及華國銀行三家單位牽頭,正式成立國有華威投資公司(華威,嘎嘎嘎!)。

 公司由發展委投資司司長李毅任總負責人,初始資金3.2億美刀,其中發展委出資五千萬,國資部出資七千萬,剩下兩個億均為華國銀行出資。

 而責任承擔以及利潤分配,也全部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劃分。

 雖說上面將李毅提出的牽頭單位中的外匯局,變成了其上級單位華國銀行,但影響不大,因此組建新公司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

 畢竟是國有投資公司,人員自然不能全部用國外的人員,各部門的領導和骨幹還得從國內挑。

 當下,李毅向陳老以及王天榮等人請示了此事,經這幾位大佬商議之後,最終決定,新公司的骨幹全部從發展委、國資部以及華國銀行現有的職工幹部中進行挑選。

 但慎重起見,在挑選之前,還要由內衛部門對這些職工幹部進行二次政審。

 只有通過二次政審的職工幹部,才有機會進入這個新公司。

 隨後一個星期,這幾家單位都對有興趣參加新公司的職工幹部進行內部審核。

 雖然李毅也不太清楚,他們的審核是否足夠的嚴格,但總之該有的流程還是要有的。

 這也是政府部門以及國企辦事的特點,甭管效果咋樣,最起碼從程序上你是挑不出毛病的。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三月初,各單位的政審工作也初步完成了!

 3月5日,在接到各單位內部審核完成的通知後,李毅親自帶人到這三大單位走了一趟,對所有通過審核的職工幹部一一進行了面試。

 畢竟這些人將會是華威投資公司以後的班底,李毅不敢怠慢,更不敢馬虎,人事這一關他必須親自把控。

 經過三天的面試,在對四百多名通過政審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初步篩選之後,最終李毅從中挑選了66人作為新公司的骨幹。

 而這66名“天選之子”中有幹部28人,除了李毅這個正廳級司長外,級別最高的是華國銀行京城支行的兩名正處級行長,分別是張震和徐慎。

 再就是,發展委和國資部也各有兩名正處級幹部入選大名單,分別是發展委政研室二處處長韓紅軍,綜合司三處黃旭,國資部審計處處長高英,財務處處長許明珠。

 剩下的幹部中,副處級有9人,科級幹部13人。

 剩下的44人全都是普通職工,但文化水平全都在大專以上,且多少懂一些外語,並有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