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聲響 作品

第二章:鬼命仙途

“嗚嗚,俺也想睡女人,可家裡窮娶不起呀,這次若戰死,咱家就要斷香火了,會成孤魂野鬼。”

“喂喂喂,別說那些不吉利的話!什麼死不死活不活的?咱仗都還沒開打,死的也是別人,哼!”

“嗚嗚,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半年前去打頭陣的那些鄉親們還不都死翹翹了?就連俺叔也死了!”

“誒,俺說汝煩不煩呀?咱窮人打仗就是去送死!若不想死,那你就去當逃兵,逃脫追捕再說?”

“當逃兵?那可是要被殺頭的呀?家人、鄰里都要被連坐!不不不,不能逃跑,還是自己死吧。”

“死死死?整天說死?都煩死了!就不能不說‘死’麼?要說‘活’!只有殺不死,才能活下來,哼!”

“殺不死?嘿,腦殼被驢蹄了?你以為你小子是‘神仙’?能飛天遁地?能呼風喚雨?能起死回生?”

“喂喂喂,別爭了,聽著煩!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神仙?妖魔鬼怪倒是挺多,專門欺負咱老百姓!”

“誰說沒有‘神仙’?老子小時候進山採藥,就曾看見有個老道士腳踏飛劍,從萬丈懸崖邊上飛過。”

“得?你小子還真能了?那你為何不向那老神仙打招呼,求他收你為徒,學習法術,修煉成仙?”

“我哪敢呀?當時那老神仙衣服破爛,渾身是血,臉上慘白,行色匆匆,怕是躲避仇家追殺呢!”

“呃……這……空歡喜。”、“是呀是呀,若能步入仙途,便能踏足長生,也就不用死了,可惜啦!”

眾人一路上嘀嘀咕咕,吵吵鬧鬧,畢竟從廣西出發去貴州打仗,少說有幾百上千裡,路難走啊!

可想而知,這樣的軍隊在西南地區各“衛所”中隨處可見,嚇唬一下老百姓當然沒問題,但是想跟那貴州省“播州土司”楊應龍的十幾萬“苗兵”硬碰硬,簡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事實如此。

“不好,有埋伏!”、“敵襲!佈陣!反擊!”就在這支隊伍剛跨入貴州省地界後沒多久便遭襲了。

從西元1594年到西元1599年,“播州土司”楊應龍帶兵把那些告過狀的、得罪過他的當地宗族,幾乎全都殺了個遍!他還四處進攻別的土司甚至明朝衛所,一時之間,貴州省內腥風血雨、冤魂遍地!

然而,明軍主力此時正在朝鮮與日軍相持。但是,明神宗還是傳旨讓貴州巡撫江東之出兵平叛。

於是,西元1599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二月,貴州督指揮使司派出了都司楊國柱、指揮李廷棟領兵出征。但是,即便有隔壁省的明朝衛所兵參與戰鬥,仍不是楊應龍手下這些苗族老虎兵的對手。

因為兩軍一交手,苗兵便通過“主場優勢”,將明軍誘至天邦囤工事附近的包圍圈中,然後伏兵四起,輕輕鬆鬆就將明軍擊潰,其中就包括來自廣西的周軍等人所在部隊。都司楊國柱被俘後遭殺害。

這就是明朝二次征討“播州土司”的結果,反而助長了楊應龍的囂張氣焰,並揚言要做“西南王”。

明朝先後三次出兵征伐“播州土司”,但因準備不足而導致前面兩次均告失敗,直到第三次將準備東征“倭國”的精銳大軍調回南下後,再徵召各省大軍共計24萬人馬,兵分八路圍攻才終於平定貴州。

不過,像古田所這樣的西南邊疆小型衛所,士兵素質參差不齊,裝備訓練又極為落後,即便是在第一次出征“播州土司”時沒有全軍覆沒,那也會在第二次征討中折戟長沙。所以,周軍是必死無疑。

周軍和發小們戰死後,成為了流落異鄉的孤魂野鬼,按理是不能入輪迴的,因為還沒有達到《生死簿》上規定的死亡時間,而是因為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才導致死亡,難免在風吹雨打中煙消雲散。

倘若周軍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士兵,死於戰場搏殺,那麼死了也就是了,即使不能墜入地獄而再次輪迴轉世,那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地府陰司數量有限,忙不過來,只好讓那些亡魂野鬼滯留人間。

按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這些數量龐大的戰死亡魂,可能會在大白天裡被陽光暴曬蒸發,或在陰雨天裡被風吹雨淋溶解,可能在夜間附身在草木、動物身上,甚至可能會聚集到山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