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最高禮儀

 李家的新房子和圍牆,全部完工已經是在五月末了,新房子不能馬上住人,還得通風兩個月才能搬進去。

 活兒都幹完了,村裡的小型收購站也開了起來,在村口李家這邊聚集的村民也不經常過來了,這就給李陽打開了方便之門,他終於可以甩開膀子賺錢了。

 春耕結束後,河面上的冰全部都消融掉了,李陽的捕魚事業得以重新開張,新做的大魚簍從村口開始往村外的方向依次放置,為了更好的隱蔽,魚簍下的更深 ,也更分散。

 李父每天早起都會去收魚簍換魚食,馬師傅週二和週四會過來把魚取走,送到溪翠村交給女兒處理。

 週日早上,李陽和邵東依舊會去黑市擺攤兒,生活都步入了正軌,兩家也都有了穩定的收入,小日子過的很是舒心愜意。

 李陽最近想給產品包裝搞一下升級換代,竹籃雖然好看,但是成本價高,而且不方便運輸,所以他只打算保留一小部分做高端禮品籃,其餘的產品包裝就都換成紙盒的,李陽這裡的肉類製品有燻魚、臘肉、風乾兔這三樣。

 是時候添一些新產品了,村裡收購站開始收木耳和蘑菇,這兩樣東西,山上有的是,小孩子出門玩兒的時候,順手就能摘不少回來,拿到收購站去換糖吃,也可以換雞蛋,換鉛筆、橡皮和本子,當然了,在小孩子的世界裡,最暢銷的還屬糖果。

 包裝紙盒的封面設計跟排版都是李陽自己做的,很有時代特色,就是苦於沒有地方印刷。

 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李陽三人加上王雪,四個人在週五的勞動課上密謀,看看有沒有什麼門路能聯繫到印刷廠。

 四個人裡就屬王雪認識的人多,可她家也不認識出版社或者印刷廠的人,就在幾個臭皮匠愁眉不展之際,門衛王大爺來給李陽送信了,原來是他和嚴易前不久投的稿子過了審,報社採用了他們的短文,按照字數計算,稿費給了一元,李陽的畫稿可以直接當照片用,也給了一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