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簾西風666 作品

第28章 簡直是個神創意

  根據碑文記載,唐軍滅高句麗後,凱旋而歸,行至兀骨嶺,李勣率薛仁貴以及眾多將領登山祭拜關帝,並出資建造了一座關帝廟,並立碑為證,將兀骨嶺改名為關老爺山。

  同時,他還在老爺嶺一帶發現了大量古代軍事遺蹟,都做了詳細的考證和標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之間,關老爺山被叫成了老爺嶺,而那段歷史的榮光也被時間所湮沒,以至於現在無人知曉了。

  文章的最後,還詳細列舉了所有史料的出處,並附古今地圖以對照,另外,那殘缺的碑文也被記錄下來。

  看完文章,林海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黃嶺有很多民間傳說,大多與評書《薛仁貴東征》有關,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在圖書館裡,還翻看過清代光緒年間和民國時期的縣誌,縣誌中對黃嶺縣的由來也沒有做過多的記載,只說是從明末開始,中央政府在此設立衛所。可張大鼻子的這篇文章,卻將黃嶺縣的歷史推至唐朝,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讚歎之餘,關帝廟的故事更是引發了他的遐想。

  兩年前,林海曾經參加過省委組織的一次經濟會議,會議議題之一,就是如何讓文化促進經濟發展,也就是當下比較時髦的提法,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當時專家講了個非常生動的例子。

  臨省某縣的經濟很落後,當地政府絞盡腦汁,始終收效甚微,後來發現,轄區境內有一座廟宇的香火很盛,所供奉的菩薩也很奇特。

  菩薩的雕像,大多端莊慈祥,可那座廟中所供奉的菩薩,卻是微微歪著頭,慈祥之中,還帶著幾分俏皮。

  這可不是質量問題,而是有原因的。

  據說是當年菩薩的金身塑像太高了,無法請進寺廟大殿,於是有人無意中嘀咕了句,要是菩薩能歪下頭就好了,哪知話音剛落,菩薩真就歪了頭,眾人大驚,紛紛伏地叩拜,然後齊心合力,小心翼翼的將菩薩的金身請進了大殿。

  菩薩會歪頭的消息一經傳出,信眾紛至沓來,各種靈驗不斷,名氣越來越大了。

  這種傳說的真實性當然無法考證,但當地政府以此為契機,不僅對寺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還將歪脖菩薩的故事大力渲染推廣,並從佛學經典中找出了理論依據,幾年的時間,便將本地打造成了佛教旅遊的聖地,最紅火的時候,每天來朝拜的信眾和遊客有十多萬人,旅遊業帶動了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紅火了,地價房價自然就上去了,經濟得以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