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177章 《眼淚》和舞劇

有一些地方,想邀請周彥去舉辦音樂會,但是邀請不到,就想著繞開周彥,去邀請鋼琴少年樂團。

所以這段時間,鋼琴少年樂團也收到了不少邀請。

對於這些邀請,周彥倒是不太反對,等到年後,他一時半會也沒有音樂會,總不能讓樂團每天就在學校排練。

那個時候,可以選擇一些給的條件比較好,時間也比較合適的邀請答應,讓鋼琴少年樂團出去轉一轉。

每個月出去演個兩三場,既能保持樂團的表演水平,又能讓樂團賺到錢,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而且讓他們多出去表演表演,對周彥的作品也是一種推廣。

周彥到音樂廳的時候,鋼琴少年樂團沒在,是央音的少年交響樂團在臺上排練。

央音有很多樂團、合唱團,少年交響樂團的成員都是附中管絃科的學生。

少年交響樂團前些年還受邀去了歐洲進行巡演,是央音下屬樂團中比較有知名度的一個樂團。

周彥在音樂廳看到了賈國屏,這傢伙之所以這裡,是因為他未婚妻張新寧是少年交響樂團的指導老師之一。

見到周彥,賈國屏笑呵呵地說道,“今天怎麼有時間來音樂廳?”

周彥最近非常忙,一週中,賈國屏基本上只能見到周彥一兩次,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作曲系的辦公室。

“我來看看元旦晚會的彩排。”

賈國屏點點頭,“鋼琴少年估計還要等一會兒才過來。”

“我也不是專門看他們的。”周彥在賈國屏旁邊坐下,看著臺上正在給學生指導的張新寧,他問道,“你們的婚期定了麼?”

“嗯,定了,正要跟你說這個事情,我跟新寧商量好了,日子就定在明年正月二十八。”

“那你們辦完婚禮,就要出國了,正好出去度個蜜月。”

“我可沒有你時髦,還度蜜月。”

“婚禮地點選好了麼?”

“就在學校食堂,哪兒也不去。”

聽賈國屏要在食堂舉行婚禮,周彥也沒說什麼,現在這年頭,在食堂辦婚禮可太正常了。

他跟張新寧算是雙職工,在食堂辦的話,學校肯定會免掉他們很多費用。

要說排場,跟酒店辦婚禮肯定不能比,但是賈國屏經濟條件有限,也去不起酒店。

“婚房呢?”

“這也是我主要跟你說的,我想把咱們宿舍佈置成婚房。”

周彥笑著擺手,“這事你還問我幹什麼,你直接安排就行了,反正我平時也不在裡面住。”

“你不住歸不住,宿舍畢竟有你一半,我還是得跟你說一聲。而且等我跟新寧走後,這個宿舍就是你一個人的了。”

“既然這宿舍以後是我一個人的了,那就這樣,婚房的佈置交給我吧。”

“到時候你在旁邊幫幫忙就行了,這婚房佈置怎麼好麻煩你。”

“我不是說了麼,等你們走後,這個宿舍就我一個人住了,那裡面的家居什麼的肯定得我來安排,不然你們走了,留下那些家居,我也不喜歡。”

周彥這話,讓賈國屏找不到理由拒絕,沉吟片刻,他只能點頭,“那就麻煩你了,不過你也悠著點,別佈置的太好。”

“你就別操心了,交給我吧。”

……

兩人在臺下聊了一會兒,周彥的傳呼機收到一條消息。

發消息的是他上次在招待所碰到的楊強,問他有沒有時間,想要跟他見個面。

“我還有點事情,先走一步。”

“嗯,你忙去吧。”

周彥先去給楊強回了個電話,兩人約了在楊強住的地方見面。

到了招待所,找到楊強的房間,周彥抬手敲了敲門。

開門的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看到周彥,這小夥子一臉激動,“周老師,你來啦。”

楊強也走了過來,“周彥,實在抱歉,還麻煩你親自跑一趟,應該是我去找你的。”

周彥擺擺手,“楊團長不用客氣,我來找你們更方便一點。”

楊強他們從金陵來的,又沒有車,去找周彥不太方便,不像周彥,幾腳油就從央音開過來了。

“小梁,去給周老師倒杯水。”

“好嘞。”年輕人應道。

將周彥請到房間裡面坐下,楊強拿起桌上的一沓稿子,“這次冒昧找你,是想跟你聊聊《風居住的街道》舞劇的事情,這幾天我也沒閒著,簡單寫了一個劇本,請你看看。”

周彥接過劇本,也是十分感慨,果然是前線歌舞團,楊強這個團長很有當兵的氣勢,說話辦事都是直截了當,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他也沒說什麼,翻開劇本看了看。

雖然是臨時寫出來的,但是劇本寫得挺長,也有模有樣的。

舞劇跟歌劇、話劇等其他舞臺劇不太一樣,它主要是以舞蹈作為表達手段,劇本中體現的也只有簡單的故事,並沒有臺詞。

具體的舞蹈編排,這個劇本里面也沒有體現。

這個舞劇主要說的是一對愛人,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女方家住在街的東頭,是個富貴人家,男方家住在西頭,相對貧窮。

因此,雖然兩人相愛,但是兩家都不支持他們的結合。

兩人試圖對抗,但最終還是抵不過家人的阻撓,女方悲痛欲絕,選擇了投河自盡。

非常老套的一個故事,但是周彥可以理解,舞劇很難表現出特別複雜的東西,主要還是看舞蹈的編排。

為什麼經典劇目容易流傳下來,也是因為這些經典劇本容易表現,即便沒有臺詞,觀眾也能看得懂。

要是編排的太複雜,只會讓觀眾看得雲裡霧裡。

看完劇本之後,周彥點頭道,“我覺得挺好的,不過我認為,可以把曲子改一改,增加一些男女主的互動,讓男主拉二胡,女主吹笛子。”

“我也這樣想過,不過曲子要改動的比較多,我這也不好動手。”

楊強說他不好動手,一方面因為曲子是周彥的,他擅自改動別人的曲子,非常不禮貌。

另一方面,他演奏能力確實強,但音樂創作能力就要差不少,讓他來改,也不一定能夠改得好。

周彥看到床邊擺放著的二胡,說道,“你們稍等一下,我去去就來。”

說罷,還沒等楊強他們回話,周彥就起身出去了。

沒過一會兒,他拿著一支笛子上來,對楊強說,“楊團長,我吹笛子,你來拉二胡,我們試著把曲子改一改。”

聽周彥這麼說,楊強連忙去將二胡拿起來。

“我們可以在原曲的前面加上一段較為歡快的段落,來表現男女主人公互生情愫,這樣一來,這部舞劇就會變得更有層次,也更加完整。”

“後來,他們被家人阻攔,這裡再加一段更有抗爭性的段落,表現兩人都為彼此做了抗爭……”

周彥先給楊強他們簡單分析了一下,然後直接就抬起笛子吹了一段。

吹完之後,他說,“這是後面這段的二胡第一小節,楊團長你就按照我剛才這段拉就行,這段用的是……”

楊強也是行家裡手,周彥簡單解釋了一下,楊強就演奏起來。

等到楊強演奏結束,周彥又跟著吹奏一段,跟楊強這段二胡形成了呼應。

“這是第二段第一節二胡跟竹笛的表現,現在我再來吹第二節……”

後面,都是周彥先給楊強演示二胡的旋律,然後再跟楊強解釋如何拉,等到楊強用二胡演奏出來之後,周彥再吹與之呼應的竹笛段落。

具有“抗爭性”的第二段,總共有四個小節,每一個小節都是二胡先出,竹笛緊跟其後,一節比一節的情緒更加強烈。

等到第四節結束,周彥加了一段漸弱的竹笛曲,跟原本的《風居住的街道》接了起來。

這第二段結束之後,周彥又開始帶著楊強創作第一段的“互生情愫”。

相較於“抗爭”,“互生情愫”則要歡快、柔情很多。

前者像是吶喊、控訴,而後者則完全是情人間的低語,充滿了柔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