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青龍二號

畢竟只要有錢什麼關鍵部件都可以買,那就是考成本控制和結構設計了,這入場難度多低?

就在8月下旬藍劍航天就準備發射“青龍二號”火箭,箭體直徑3.8米,芯級採用了7臺k120v發動機,最大起飛推力875噸,起飛質量670噸,不回收Leo運力27噸,回收運力20噸。

這差不多就是加強版的獵鷹9號,只是9臺梅林1d發動機換成7臺更大推力的k120v,二級採用了更先進的新遠25噸級氫氧發動機,載荷係數特別高。

獵鷹9號現在老馬對外報價單發5200萬美元,青龍二號呢?他們對外的報價是3.5億!

5700萬美元,但每公斤成本只有獵鷹9的76%。

相比於同樣使用3.35米箭體且運力也為20噸的長征七號,青龍二號因為發動機更少也應該更便宜一些。

當然,青龍二號能這麼便宜的報價只是目前宣傳的噱頭以及幕後的民營資本想要搶佔先機。

5700萬美元肯定是各方面綜合後的最低價,有得賺,但利潤率不太多。

因為回收控制系統是買的,發動機是買的,箭體需要投入資金,二級發動機每用一次也要買,配套設施也要買,發射場都要租……

但只要堅持下去,等賺到錢把自己的班子搭起來了成本就能下降不少,反正林炬覺得利潤率在100%左右努努力是能夠到的。

藍劍算是一眾民營小弟中技術實力相對較強的,但也有技術不夠大力出奇跡的:

恒大航天。

聽名字就知道是哪家企業投資的,雖然技術上一無所有,但資金確實充足。

從箭體技術到發動機直接買航發委目前允許出售的,設計方案都買,廠房和人員也靠著充沛的資金在迅速擴大。

當然,傳統的BAt三巨頭也在蠢蠢欲動,不止一次有媒體報導他們有進軍航天的意向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