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九一二章 手段


                 「在座的戰友兄弟們,我是王言,向戍守邊疆的戰友們致敬!

  今天上午我來的時候,咱們團部接我的同志叫邱方傑,才見到人他就同我說,王言同志,你可算是來我們團了。我當時就尋思,也沒來過咱們團,不是跟我客套呢吧。結果邱方傑同志同我講,現在我的名字在咱們滇省軍區都傳遍了,沒聽過的都知道我說書好。

  這讓我受寵若驚啊,可在驚的同時,也驕傲。為什麼驕傲?因為給廣大戰友們帶來了樂趣,同時也讓咱們中國古代、近代,以及我們黨的英雄人物,讓大家知道。我們不會忘記英烈的革命事蹟,更要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

  雖然大家都知道了我,但我還是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今天吶,我們講的這個英雄人物,還是我的老鄉,他是我們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之一,他叫趙尚志。

  ……那麼同為抗聯領導者的另一個人物,大家應該也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聽過名字,那就是我們的楊靖宇將軍……」

  三千多米高原的山坳之中,紅日穿透雲霧,灑落在每一個雙手攏在袖子裡,坐著聽故事的戰士的身上。他們的臉是紅裂的,嘴唇是起了皮的,皮膚是粗糙的,但他們的血是滾燙的。

  戰士們圍成了一個圈,他們互相坐的很近,取著暖也避著風,更是為了聽清楚中間的音箱的聲音,去掉遠處柴油發電機噠噠噠惹人煩的聲音。

  王言就站在一千多人的中間,拿著話筒,轉著圈的講著故事。不時的,還要跟著戰士們互動一下。

  他的表演形式還是很複雜的,可以算是評書,也可以算是單口相聲,還可以算是沒有冒犯的脫口秀。因他既講故事,也有相聲的那種幽默,同戰士們隨時交流,還有脫口秀的不固定。

  戰士們很歡迎,主要是增長見聞,知道戰鬥英雄都是什麼狠人,也更加知道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自離開文工團出來進行個人演出,已經過了一個半月,這超過了原定的一個月的時間。主要原因就是在於王言每走過一個地方,都收到了全體官兵的極高評價,由此反饋到師部,反饋到軍部,軍部再往麾下的其他師部,其他團部去傳播,當然也傳到了其他的軍。

  這一次的演出任務,就是在14軍,但是很多原本沒有在演出名單上的團,隨著王言的演出開展,就又全都加上了。導致了這一次王言的演出,成了實打實的全軍巡演。全軍一半的戰士,都聽過了王言說的書,以及他已經唱的越來越好的‘咱當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