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八九五章 對壘


                 諸葛亮領了任務,一路快馬奔回京畿,由武關入漢中。傳信的士兵要比他快的多的多,雖然諸葛亮也是精通六藝之輩,弓馬也算嫻熟,但相較起專業的軍士還是差了許多。

  是以諸葛亮到漢中之時,文書已經洛陽,送至漢中郭嘉處。

  後人戲言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也確實是戲言。畢竟郭嘉死的時候,諸葛亮也才是二十多歲而已。再早幾年,諸葛亮還沒及冠呢。以天命講人道,實在勉強。

  當然王言是信天命的,要不然他最敬愛的活爹說不清楚,只不過對王言來說,他就是天命。很多時候,王某人還是很有幾分霸道的,成長很大。

  對於王言的命令,派出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諸葛亮,過來分了他兩萬大軍,以攻蜀郡,郭嘉是沒什麼想法的。王大將軍絕世好老闆,英明神武了這麼多年,從未行差踏錯,郭嘉相信王言的眼光。而且他也看到了抄送過來的諸葛亮上疏文章,還是認可諸葛亮水平的。

  既然大將軍已經下令,他配合就完了,沒有那麼多的廢話。再者他其實也沒有多勤快,以前很想出去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但是乾的多了,就覺得沒意思了。他甚至時常在想,王大將軍一統江山登基稱帝以後,他就啥也不幹,享受生活。現在有人願意任事,他也是樂見其成。

  況且大將軍明令,諸葛亮的糧草由他督辦,那就是受他轄制,是可以直接命令的。他明白大將軍的意思,就是給這個諸葛亮機會,卻又要穩妥的保證不能出更大的麻煩。

  郭嘉先前就想尋機翻越巴山,派趙雲去了西城(安康市),現在正好,這一路的戰事就交由諸葛亮來辦,他主要負責另一邊,也省的鞭長莫及。

  所以他沒有跟諸葛亮見面,只是寫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事情也就不管了,只等諸葛亮的軍報便是。

  諸葛亮聽命行事,沒有跑去拜見郭嘉,跟趙雲認識了一番,發覺其人溫潤穩妥,頓感大將軍厚待。武將不說跋扈,驕傲也是應該的。尤其王言手下的武將,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成名多年的猛將,他們是有驕傲的。

  他本還準備著應對將領的詰難,沒想到趙雲一句廢話都沒有,完全的聽命行事,這讓他很開心,卻也不免有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覺。逼沒裝起來,不舒服啊。

  安康城外的軍營中,趙雲十分謙虛的坐在了下首,問道:「奉孝原本命我率軍翻越巴山,攻打宣漢,以入蜀之腹地,未知參軍何謀?」

  「下宣漢,則我大軍可直入蜀地,無有攔阻。然我料曹軍必然欲重兵下我西城,意在漢中,更在我京畿之地。來此之前,我亦欲攻打宣漢,然我武關牢不可破,南陽重兵集結,縱是此安康,去將軍兩萬兵馬,又餘三萬之軍,可以護佑我後方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