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五九六章 私人博物館


                 程建軍的事根本就不是瞞的住的,正如韓春明所說的那般,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對程建軍有著瞭解,這是一個小心眼兒,好面子的人。長時間的不露面、不歸家,那就很說明問題,閒言碎語早都滿天飛了。

  不過這種情況也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現實熱度跟網絡熱度都是一樣的有限。不過是網絡時代信息氾濫,熱度留存的時間太短。相比起來,在現實生活中的熱度留存的長些罷了。

  程父程母的含糊其辭,一問就是程建軍比較忙,讓這種熱度保持了更長時間,因為人們沒事兒就會說兩句有關程建軍的猜測,看到了程父程母笑呵呵的招呼一聲之後,轉身就會跟同行的人一起說閒話,一言一語,無不刺痛著程父程母的心。

  這種情況,在整整持續了一年多以後才漸漸消失,只偶爾提起。提起最多的時候,是在過年的那一段時間。再忙,也不能好幾年不回來過年團圓的,何況還有孩子呢,看也不看一眼,多狠的心腸才幹得出來這種事兒。所以大家已經有了一個默契,程建軍八成是又進去了,而且判的時間還不短。

  相比起程建軍這個往日孝順,現在人都不知道死哪去的,以往在街坊鄰居口中不孝順的關子清夫妻倆卻成了人們口中交口稱讚的孝順的兒子、兒媳。

  人們都說關子清夫妻倆放棄了美利堅的優渥生活,回到相比起來落後貧窮的京城,是絕對的大孝子。畢竟換到一般人身上,有幾個人能下定決心呢?那可是世界的中心,自由的燈塔,富饒的美利堅啊……

  就像***初,吃涮羊肉的時候韓春明說的那樣,這兩口子買了個飯館,後來又是韓春明跑東跑西,幫著買了個離的不遠的樓房。他們倒是想委屈委屈住到老關頭的小院裡,可是老關頭不幹。

  這兩口子不願意住四合院,因為覺著什麼都不方便,還不乾淨。韓春明很講究的告訴了他們四合院必定大漲的事,他們不信,更看不上那點錢。

  美刀換華夏幣,在國內真的很禁花。他們在美利堅有幾家飯店、旅館,一個比較不錯的大房子,劃拉劃拉那就是一百多萬美刀,換成華夏幣那就是千萬富翁。以現在國內萬元戶還很有些含金量的時候,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夫妻倆甚至都看不上韓春明,覺著他做的都是擦邊的小生意……

  雖然他們以後可能會哭死,但這是無關緊要的事。重要的是,這夫妻倆回國做起了孝子賢孫。基本上每天都要回到老關頭那裡去看一看,獻獻殷勤,找找存在感,表演一番孝順。老關頭雖然看起來不待見,但心裡還是有些喜歡的,儘管他知道不孝順的兒子和大不敬的兒媳就是為了他的遺產。

  大抵也是人老了,看到了生死之間的那條線,若老關頭年輕三十歲,還能自理,還有那麼一股精氣神,那麼他是絕對不會搭理這麼個親兒子的。到底是老了,午夜夢迴中已經開始放起了電影,開始回首這一生,這是很複雜的感情……

  沒了蘇萌折騰,沒了程建軍背後各種使壞,韓春明的人生就是兩個字,順遂。

  韓春明的生意不小,在南方有做電子產品的工廠,而且還參與進了地產生意之中,京城這邊除了幾家飯店之外,也做起了一些市政工程。比如拆房子、修路什麼的,雖然是辛苦錢,但到底不是工地上貓腰埋頭苦幹的辛苦,所謂的辛苦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在老蘇大哥崩盤的時候,更是摻合了一筆。如此這許多年過來,已經算是底蘊深厚,有了大公司的氣象。繼續發展下去,搞不好都能弄出個華夏五百強。

  其實從做生意開始,除了尚未開放那會因為貨通南北被抓住,王言救了他一次之外,基本沒有對韓春明提供什麼幫助。能有現在的成績,更多是他自己幹出來的,一點點的攢下了偌大的身家。各種行錢問路的事兒當然有,這事兒莫說華夏

  ,全世界都那個逼樣,這些關係也都是他自己交流出來的。本來就有個楊華劍呢,這方面還是有些門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