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五八一章 生活就是這樣的


                 斗酒自分文武,武將斗酒彘肩,文人斗酒詩百篇。一者如樊噲見項羽,一者自當是華夏最大的酒蒙子李太白那般,喝多了就作詩。簡單的說,沒文化的武人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文化的文人玩的花樣就多了許多。

  不過那也是許久以前的事兒了,以前喝酒吹牛逼的那些文人,無不是五六歲識千字,七八歲背唐詩,十餘歲熟讀四書五經,學習詩詞歌賦,而後繼續精深學識。雖然為的中舉做官,但確確實實都是有著深厚的底蘊與基礎。

  現在的所謂文化人,並沒有那些底蘊與基礎,也就是能拽一拽古文,若叫他們作詩賦詞,即便能弄出來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兒的詩詞,但也就是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兒。

  像老關頭這種提籠架鳥的選手,古董玩兒那麼明白,已經很難得。至於破爛侯這個王爺的外姓孫之後,都沒趕上提籠架鳥的時候,那會兒大清都亡了,局勢動盪,能接了他爹傳的東西,自己這許多年還有心思研究,也是正經不錯。指著這倆人斗酒作詩,那是沒戲了。一如原劇中的那般,倆人行起了酒令。

  倒也沒什麼新鮮的,大體與原劇相同,無非就是在題目上有些差距,又多對了好幾句。但是老關頭倚老賣老還是沒變的,就像說那個珊瑚多少圈什麼的,確實沒這麼玩兒的,畢竟那不是行酒令,不是看文化素養,而是考百科全書了。

  其實老關頭也沒別的意思,就是為難為難破爛侯罷了。心有怨氣,對破爛侯這個仇人的兒子還沒地發,耍耍賴也無傷大雅。倆人差著一個輩分,讓喝酒就喝酒,沒什麼大毛病。

  同樣的,在最後的時候,破爛侯也還是拿出了二十多種酒,要品出什麼酒來,與老關頭為難。

  但不同的在於,這一次老關頭沒讓關小關出馬,也沒讓韓春明上場,而是自己一個個嘗的。畢竟韓春明跟破爛侯一起玩兒了四年,關小關又是才剛回國沒多久,一個筷子沾三杯一起嘗,關小關不行。倒不是關小關沒那個能耐,而是這姑娘沒喝過那許多的酒。

  關小關今年二十一,六零年生人。老關頭好喝酒,一輩子的酒蒙子,關小關小時候,那老關頭肯定是沒少拿筷子沾酒讓孫女嘗,所以如果關小關再有些天賦,從小培養,能力是能固化的。壞就壞在因為形勢原因,也因為想發財的原因,關小關的爹媽跑去了美利堅,那時候關小關也就是五六歲,這麼多年都沒回來,哪裡有那個準備。

  原劇中關小關的情況,估計就是八二年的時候去了茶罷樓,又撿起來的。這還沒說她爸媽那一對兒不孝順,不講究的父母。

  即便關小關一如原劇中那般品酒,其實也沒辦法證明老關頭的能耐,畢竟又不是酒廠質檢員,也不是什麼酒業協會的品酒師,就是喝出花來,又能算什麼?更多的還是要落實到文化修養,落實到做人。

  在老關頭假死看熱鬧的時候,關小關的表現可並不怎麼樣。前面往死了折騰,找韓春明要古董,後面找出來了,又裝假,說什麼都是老關頭留給韓春明這個徒弟的。前面信誓旦旦的跟蘇萌說就是韓春明拿的古董,而解開了誤會之後也沒想著去找蘇萌解釋。

  說要把東西都留在國內,不給爹媽倒騰到國外去,但綜合她各種騙的行為,在最後如果沒有老關頭出現,那是一定會拿去賣錢的。事實上即便是老關頭出現了,但在她真的死後,按照她爹媽的操行,按照她之前的做派,也一定會賣錢……

  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原劇,老關頭說要教育破爛侯怎麼當長輩,都是有毛病的。畢竟自己兒子都沒收拾好,哪裡有資格。雖然韓春明這個徒弟確實有些水平,也是後輩,但總也差著意思。能教好徒弟,不能收拾好自己兒子,也差著事兒呢……

  憑著老關頭順風聞都能聞出來什麼酒的本事,二十多種酒自然全被破爛侯喝了,雖然都沒多少,加一起也到不了四兩,但是這許多酒摻著喝,再算上之前過招喝的幾杯,那也有半斤酒了,而且一口菜沒動,也夠受的。

  破爛侯最後一口酒喝下去亮杯底,站起身拱手:“今兒算是我輸了,不過我不服,咱們可還差著三十年學問呢,關爺,以後咱們時時切磋?”

  他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他爹跟老關頭的恩怨一筆勾銷,以後大家正常往來。

  “隨時歡迎,就是再給你三十年,你小子也不是九門提督爺爺的對手。”老關頭當然聽明白了,他笑呵呵的站起身,拱手還了禮,轉頭看著站了一圈看熱鬧的王言等人,尤其還有兩個哈喇子都要流出來的小子,擺著手說道:“還看什麼呀,都坐下吃飯。來,這兩個雞腿,你們小哥倆一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