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四六章 大事將行

  所以這想法也就只能作罷,不過卻也趁機做實了王言統領復北軍這支大宋第一強軍的領導權。除此之外,藉著這一次的滅國大功,直接給他的散官階升到了驃騎大將軍,爵位更是幹到了侯爵,另外還給加了個太尉的虛銜。反正這些都是沒有用的,真的隨便給,他的權力影響範圍只有五萬復北軍。

  朝堂上的事,王言懶的管,但是趙佶已經跟他暗示過,要辦人,他想不摻合也沒辦法。索性就先弄幾個地方大員的黑料,直接上摺子參他們,朝堂上烏煙瘴氣的便跟他沒關係了。

  現在給了他五萬復北軍的實際領導權,他當然不會客氣。所以沒理會朝堂上的事,又一次的開始補充復北軍的人手。

  這一次就不像之前從無到有那般難,因為在外面打了一年多之後,一起回來的有一萬多人,還有之前送回去的,以及當作後盾的六千重騎兵,這就是兩萬多人。本來還有在軍營中一直訓練了幾年,但是沒有達到進入第一梯隊標準的幾千人,這就已經是三萬左右了。

  後進來的那些人,只要跟著之前的老兵們一起訓練過一段時間,就會被影響。有老兵帶領,言傳身教,戰鬥力也不會差。

  當然這些事都有明確的章程,也不用他從頭到尾的盯著,他轉頭忙活起了準備許久的大事。

  打下了西夏,大宋領土的邊防線被拉的更長。同遼國的接壤範圍更大不算,還要防備回鶻。雖然西夏的地利並不富裕,幾百萬人口在這麼大的地方生活,一整就是幾十裡無人煙,但是大宋並不想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土地。所以那麼長的邊防線,他們還是全部都調兵防守。

  為了防守,整個邊軍大調動。打了勝仗的西軍有一半繼續在那邊駐防遼國,另一半調回到河北地區,而戰鬥力差的北軍則是有一半被到原本的西夏與回鶻交界吃灰。這個佈置,簡單明瞭,就是為了首富幽雲十六州,將遼國和魯智深的勢力趕出長城,敢出榆關外。這是在吸收了西夏的戰利,休養生息個幾年之後的又一目標。

  這個事不光是趙佶惦記,朝臣也都惦記著呢。自從兒皇帝石敬瑭割了幽雲十六州已有百年之多,若能在他們這一朝收復,定然名留青史,千古流芳。沒人能抵擋這樣的誘惑,都要考慮身後名的。小說

  幾十萬大軍,上千公里的調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藉著這個機會,攻打析津府的魯智深所部,突然擺開陣勢南下,同大宋北軍對峙起來。

  在此之前,早在宣和四年的開年之時,王言這些年暗戳戳培養的兵馬就已經開始了調動。各地的莊子早都收到了指令,要在什麼時間,幹什麼事。當然知道消息的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畢竟黃巾起義在前,這種消息的保密級別當然很高。只是到了各區域負責人那裡,他們會先讓管轄的那些莊子做好一些準備,臨到了時間,才會告訴他們實情。

  遼東的那些兵力,更是早都偃旗息鼓,不再與遼、金開戰,明面上是經商發展,暗地裡,卻是抽調了兩萬人,乘船從登州登陸,經過幾個月的時間,通過商隊慢慢的送到了汴京內外。作為人口百萬,人流量極大的超級大城市,萬把人的流入,連點兒水花都掀不起。

  武松那邊也已經準備好了,最近正以掃匪的名義,在京東西路的各個府城轉悠。還有其他城市中的商行,也都有收到通知。

  十多年的時間,當然各方面準備都十分想盡。事實上以現在的實力,又是在內部造反,不是從外部強攻,即便現在這個時候因為消息擴散,導致走漏風聲,也沒什麼大不了,無非就是打一仗罷了。現在這個時候,地方禁軍要進京勤王,已經來不及了。

  在這些準備都完成之後,魯智深那裡開始試探進攻,給駐防的北軍施加壓力。趙佶下旨催促王言進京,因為這是他信得過的,有戰略還能打的,想要聽一聽王言的意見。

  送了傳旨的太監出去休息,王言慢悠悠的揹著手往院子裡走:“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