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三九章 宋江告高俅

  而且他們又不是沒用,趙佶做裁判,再偏幫,現在這個時候撐死就是不弄高求,但是絕對不會對梁山怎麼樣。

  至於之後,當然還是該死,趙佶心眼可不大。上元節那一通鬧,他可記著呢。

  聽過了王言一番話,宋江又跟吳用交換了一下眼神,沉吟片刻,他說:“多謝將軍指點,可若是我等於今上面前說了這些,那高求反訴我們誣告該如何是好啊?”

  “有沒有證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如何想,其他的朝臣又如何想。而且你們是要出征河北打那田虎的,已經受命,正是準備大軍開拔。便是誣告,又能如何?總要打過了這一仗再說。若是沒打過田虎,就是給你們多一條罪罷了。若是贏了,那還有什麼罪?淮西還有王慶,江南還有方臘,總有你們的用處。只要有用,那便無事。”

  沒用,那便死。這話說的挺明白了,說實話他還期望宋江能給他一些驚喜,也能讓他一點兒波瀾都沒有的生活有點兒樂子看。

  宋江又是沉吟片刻,這才點了點頭,起身拱手告辭:“多謝將軍,大恩大德我宋江,我梁山兄弟沒齒難忘。事情緊急,我二人回去同眾兄弟商議一二,便不再打擾將軍,這便告辭了。”

  本來的目的都達成了,還得了個新的辦法,王言的態度也很明白,宋江又不是不懂事,哪裡不知該滾蛋了。

  “好說,好說,二位慢走。”王言笑呵呵的起身還禮:“來人,送客。”

  看著宋江二人離開,他轉身回屋換了一套衣服,隨即出城晃悠壓馬路。

  復北軍的訓練事宜,也不用他整天盯著。趙佶也知道他忙,從沒要求點卯坐班,反正就看結果。所以他基本上是兩個月進京一次,呆半個月。

  在之前,他已經先給盧俊義、董平等一票高級武將先訓了一遍,都收拾的規規矩矩,知道練什麼,知道怎麼練,而後有這些人下去教那些中低軍官以及大頭兵。

  再者時間已有一年,該怎麼練都清楚。他只不時的去檢驗成果,看看有無進步,順便再提拔一些人,踢出去一些人,所以他這還真閒的很。

  現在正是春夏交替之際,汴京城外的景緻還是不錯的,他帶著兩個長隨,就在汴河邊熘達,享受生活……

  宋江沒有讓王言失望,還是按照他出的招做了。原本沒做,是沒有他,是真沒辦法。現在他都說的那麼明白了,那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所以宋江、吳用二人回去只研究了一天,第三天趕著早朝的時候求見,如此便不是私下裡同趙佶稟報,而是當著朝堂百官的面。

  面對趙佶為何還不拔營北上的問詢,宋江直接言說太尉高求曾為梁山所俘,懷恨在心,授意剋扣糧餉物資軍械,並猜測私吞的那些物資軍械被賣往其餘賊寇以及周邊敵國。

  趙佶沒想到有這麼回事,高求沒想到宋江敢在朝堂之上針對他,面對趙佶問詢,高求只能推脫說不知內情,回去徹查此事,同時將短少的物資補足。趙佶思考了一番,差大理寺跟進查驗,同時又勉勵了宋江,讓其領足了物資儘早北上剿匪。

  這一次確實沒有問題了,當天散朝之後,一堆堆的物資就拉到了陳橋,發放給梁山人馬。宋江也乾脆,領了物資,留都沒留,第二天一大早就趕緊著走人。雖然王言說的肯定,但他可不放心,還是趕緊離遠點兒為妙……

  不出意外的,第二天,就有許多彈劾高求的奏疏送到了趙佶面前,什麼仗勢行兇,強搶土地,坑害百姓,貪汙公款等等都上來了。奏對之時,趙佶詢問了蔡京的意思,那老狐狸哪裡還會保高求,但是也沒有落井下石,同時還點出了前日宋江曾去拜會王言之事。

  所以同樣的沒有意外,當天下午,王言就被招到了宮中。

  看著面無表情的趙佶,大官人從頭梳理了一下蔡京、趙佶與梁山的恩怨,以及近兩年招安的經過,又說了一下為什麼宋江會去找他。

  “其實也是臣察覺的晚了一些,若不然臣絕對不會自找麻煩。只是這一次宋江已經去找了我,還呆了那麼長的時間,以後若是有人拿此事來攻殲,臣怎麼能說的清?高求做的太過了,這才給宋江逼的要過去扯我的名號行事。高求無能,為梁山草寇所俘,心有不甘想要報復可以理解。

  但是他怎麼能在這個時候完做出此等事呢?官家,要想馬兒跑,哪能讓馬兒不吃草?梁山人馬就駐紮在陳橋,那可是十餘萬人。陳橋據我京師不過五十里,若是逼急了梁山人馬,直接起兵圍了京師怎麼辦?當然,汴京城有上萬禁軍,城外又駐紮了兩萬多,且還有五十里外的復北軍,梁山草寇不足為患,定然能夠鎮壓。但若此事發生,官家定然也會受到影響,到那時,高求該當何罪?

  所以臣才鼓動宋江,來朝揭露高求惡行,但那些說辭卻絕不是臣教的。宋江等梁山草寇,死有餘辜,但官家的意思是以賊御賊,現在宋江等人才剛出發,高求太急了些。而且臣以為官家不得不重視高求之罪責,據臣所知,高求確實貪贓枉法,禍民頗多,宋江雖是惡意揣度,但通敵之事,不可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