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三八章 宋江是為盡忠行義


                 十月初,數十年如一日般繁華的汴京城,更添了三分熱鬧。因為今天,是大宋在世財神迎娶公主,做駙馬爺的大喜日子。

  娶正妻是個很麻煩的事,不似納妾那般直接把人接家裡就洞房了,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的流程。這還是一般的官宦人家,現在王財神娶的是大宋長公主,那自然更加繁瑣許多,一直到了今天才算是走完了流程,這已經是加快進度的結果了。

  迎親的隊伍非常壯觀,開頭的,是穿著喜氣的壯漢帶著一幫蹦蹦跳跳熱鬧的童男童女,壯漢一手提著裝滿了銅錢的大籃子,一手不時的抓一把往路兩旁撒著,金錢開路。其後是吹吹打打驚黴運添喜慶的樂隊,敲鑼的打鼓的,好不熱鬧。再之後,是一身喜服,戴著大紅花,騎乘著高頭大馬的王言,後邊跟著十六抬的高大轎子。

  在轎子前後左右,有著一些陪嫁的宮女,開心的看著熱鬧的場面。在之前,大官人就沒少往宮裡送東西,她們作為公主的宮女,得了很多好處。而且也打聽了大官人的為人,她們一致認為大概率是不會受欺負的。

  再之後,是綿延到皇宮中的車隊,那是長公主的嫁妝。而在嫁妝的隊伍中,同樣不時的有著壯漢提著籃子大把撒錢,當然有的也會撒一些紙幣隨風飄散。

  王言騎在馬上,看著前方搶錢的百姓,甚至還有幹起來的,紙幣被人爭搶撕碎了不少,他就這麼笑呵呵的慢悠悠的一路觀瞧,甚至撈起了一個膽大包天,敢跑到他身邊,差點被馬踩了的小子,帶著這孩子騎在馬上感受了一下風光,帶給了這個孩子一些不同的野心,而後送給了著急追趕而來的孩子爹。

  因為皇宮距離他在西華門的住所太近,所以為了好看,整個的迎親隊伍是從東華門出來,而後在御街晃一圈,繞回到西華門。這距離並不近,再算上行動速度也不快,吹吹打打的,從早上一直晃悠到快中午才回了西華門的房子。路過御香樓的時候,他看到了在樓上楚楚而立的師師……

  都叫他財神了,那當然不能白叫。而且按照神話傳說的方面來講,雖然他看不到,但是千年之後,他未必不能真當了財神。畢竟真的比起來,管仲、范蠡、呂不韋等等,可沒他這麼厲害。所以這一路過來,那都是撒著錢走的,非常招搖。得了人們的真心笑臉,也得了個大傻子的好稱呼。

  除此之外,在他家隔壁的那一條商業街,也就是御香樓所在的那一條。在那一條街上的所有正經酒樓都被他包了下來,他要擺三天的流水席,只要有地方,去了就是白吃白喝。

  這一次迎娶大宋帝姬的花費,連撒錢再算上給宮中送禮,按照市面價值得是二十萬貫往上走的。但若是按照實際價值,也沒多少錢。畢竟還有趙佶回禮送嫁妝,基本平了他送出去的,主要花費還是流水席以及撒錢開路花的多些,有個十萬貫頂天了。

  這還不算朝臣的隨禮,他娶公主,遠的就不說了,京官誰敢不隨禮?別人不提,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等等,可都是厚禮,裡外裡一算,整不好他還賺了呢。

  而且再一個,他撒錢也不是真的大傻子,畢竟經濟在於流通。他撒出去的錢,是白得的,基本上當天就會被消費,還得一邊消費一邊罵他這個大傻子。而在這一條街上的商家,他們早都接到了預定,早都壓錢準備了海量的食材香料,錢就算是到了那邊食材供應的人手中,他們也一定會消費,如此帶來的,就是遠遠大於十萬貫的繁榮。儘管這繁榮到不了他的頭上,但總歸也算是小小刺激了一下。

  最關鍵的一點,魯智深那裡的錢莊就是印錢的。並且還是在三方往死幹,後方還不耽誤做生意的情況下,發展是很快的。他的錢莊堂而皇之的開在遼金兩國的勢力範圍內,給那些行商的商人提供便利。發展到現在,河北地區已經開始流通紙幣了,甚至錢莊也在包括大名府在內的一些府城開設。現在的汴京,也有錢莊在這裡。

  雖然老百姓還沒認,只是一些藉著遼東三國戰亂,從而大肆行商的商人會用。但是貨幣的信用是需要時間建立的,而且紙幣的幣值是與大宋銀錢的價值等同,他在這邊努力一下,跟那些上下游的供貨商慢慢的使用紙幣結算,上層人用的多了,下層人就都接受了。等到什麼西夏、吐蕃、大理都接受了紙幣,等到他們全部的身家財富都成了一堆廢紙,或許在必要的時候,他會祭出制裁的寶劍,一劍斬的他們民不聊生,不得不投……

  回到家中,那是更加的熱鬧。除了剛生孩子沒幾個月,正在帶孩子的三娘,金蓮還有其他的孩子們全都來了。潘金蓮規規矩矩的給趙玉盤施禮,孩子們挨個的過來給趙玉盤叫娘。

  趙玉盤來之前都被教過,雖然心中也緊張,但也是走完了流程。這些東西王言不是太在乎,之所以如此,也只是因為人在屋簷下,他老丈人是皇帝,得給那麼幾分面子。

  老丈人也不白認,他又升官了。由原本正四品升到了從三品的雲麾將軍,當然還是武散官,就是長長工資罷了,沒啥大用。除此之外,取公主每朝必有的駙馬都尉也給他安上了,是從五品。最關鍵的是,給了他一個男爵,封號陽穀縣男,食邑三百戶,也是從五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