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三五章 要招安


                 大雪封門,覆著青山,覆著土地,入目盡是白,又是一年隆冬時節。

  愈加大的王家莊中嫋嫋飄著炊煙,戳貓逗狗閒不住的孩子們裹著厚厚的溫暖棉衣追逐打鬧,臉凍的紅,手玩著雪,凍的更紅,鼻尖的鼻涕一點點的延長,就在以為要掉下來的時候,一個長吸就給收了回去。有的孩子不在意,拿著袖子就擦,回家定是難少一頓罵的。

  棉花,是從西域那邊弄過來的。雖然這個時候東南的一些沿海地區,也有些許種植,但是不成氣候,沒有西疆那邊的好,更沒有那邊的多。

  商隊在那邊有個棉花粗加工的廠子,弄回來之後做衣服被子。不過因為距離所限,又穿越別國,弄回來的成本也高了許多。是以現在就只是王家莊的居民以及保障遼東那邊的軍隊保暖。打仗,還是打的後勤,先進程度、數量以及運力的多方面綜合指標。在這方面,在這個世界,還沒人搞得過他王某人。

  天氣實在寒冷,除了溫飽不愁的孩子們有心思在外面瘋跑,大人們多是去做工,老人們則是舒服的眯著眼,坐在溫暖的炕上,透過雙層玻璃看著窗外的白茫茫,憶苦思甜。

  在這樣的天氣中,一行人不顧嚴寒,頭戴斗笠,罩著皮袍,到了王家莊外下了馬。看著沒有圍牆,不捨阻攔隨意進出的莊子,看著那一排排紅磚青瓦玻璃窗的房子,他們呆立當場。

  他們這些年打家劫舍,弄死了不少富戶。紅磚、玻璃窗他們當然不陌生,都見過。甚至他們梁山之上,原本的聚義廳,現在的忠義堂,用的都是大扇的玻璃。那是他們搶了富戶家的落地窗,小心翼翼弄回山寨裝上的。

  他們知道陽穀縣富裕、安全,一路行來也看了不少人家,是如此房子。但他們沒想到,到了這天下第一富庶之村的王家莊,才算是開了眼。那些追跑打鬧的小娃娃,他們也看到了,那一瞧就是保暖的。

  梁山上不少人對王言怨念頗深,提起來就是什麼朝廷奸佞,為富不仁,亂殺無辜,禍國秧民,就沒有一個好詞。受此影響,李逵這個沒腦子的,更是整天叫囂,一行動就要殺奔陽穀縣,要剁了鳥將軍的腦袋,得了錢財,回山快活。這也正常,梁山上沒腦子的也不少,陽穀縣王家莊的富庶又是天下聞名,天不怕地不怕的草寇們,手中有著力量,身邊有著兄弟,謀那財富又能怎滴。

  但是明白人知道,莫說能不能帶領人馬進到陽穀縣,又能不能殺了王言,就說都能做到,前腳弄死了王言,後腳暴怒的大宋君臣就會弄死梁山上的所有人。一年上百萬貫的錢財供應,至今仍然不絕的新鮮物什,還有最關鍵的一手操控著遼、金以及魯智深三方勢力,把握著平衡,取外財為己所用。

  如此重要的人物有了閃失,便是沒幹系的朝臣都不能幹,更別說園子修高興的趙佶了。

  一行人四處張望著,牽馬進了莊裡。王家大宅當然不難找,畢竟就建在山坡上,一眼就能看到。更不要說王家莊的擴張,並沒有往山坡上去,那大宅在這樣一個富庶的、人口密集的莊子裡,就變的更加顯眼。

  他們目標明確,直奔山坡上大開著門王家大宅。沒有高門大戶的規矩,大門是一直開著的,誰都能走。

  門房舒服的坐在溫暖的小屋子裡,就著小火爐喝著茶水,手中還弄了本書皺眉苦思。這是專門給他們準備的地方,夏天避雨,冬天保溫。也是因為太忙了,每天來的人都很多,不得不在門口弄了這個專門迎來送往的。

  透過滑落著水珠的玻璃窗看著牽馬而來的一行人,他將書翻扣在一旁的桌子上,起身開門走出去,站在大門外三步之地等著那些人牽馬近前,拱手一禮:“小可未曾見過幾位,不知所為何來?”

  做門房,最重要是記性好,禮數周到。以王大官人的身份地位,每天求見溜鬚拍馬的人太多了,尤其最近年節,若不是今日大雪阻隔,人是少不了的。更何況同時還有些做生意的人,要來找廠裡的一些管事,或者是找老管家王福生,這大門口一天都不得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