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三二章 奪二州之地


                 復古,雖然現在提出的是復古的‘武’,但在復了武的基礎上,勢必要覆文,這是必然的。因為這個人一旦糾集了一批士子,做到了復武,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那麼接下來獲得經義的重新解說權,由此再開一儒學山頭,立一儒家門派,訴說自己政治主張,謀求政治機遇,入仕成黨,而後黨同伐異,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問題不是沒有,若提出‘復古’的,是一代大儒,那麼趙佶斷不會講笑話一般的說與王言。因為大儒的影響力不是開玩笑的,他們有高官朋友,有小官弟子,還有其他志同道合的儒家大佬,他們已經掌握了經義的解釋權,自上而下的影響,要比自下而上來的大的多。

  而現在提出‘復古’概念的,只是一個不第士子,跟王言一樣,只是過了府試的秀才罷了,那問題就大了。因為他沒有科舉入仕,並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大儒,都是當官沒當好,官場不得已,告老歸鄉謀教化的。現在這樣一個啥也不是的選手,提出了這麼一個概念,想要來一場儒家內部變革,或者說想要從儒家再分裂出一個山頭,是可笑的,蚍蜉撼樹自不量力。

  另一方面來說,趙宋自廢武功,現在有人要搞文人復古,要提劍上馬殺敵,這是挖趙家的根。不能打的儒家都這麼狠了,能打的那得什麼模樣?都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現在秀才練武了,秀才要打仗,如此一來,不光可入仕,還可從軍,而‘復古’派的士子從軍,很顯然不是賊配軍,甚至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被打壓近百年的軍隊地位。即便還是被打壓,但是局面很顯然的不同。

  這要是大儒牽頭搞復古,趙佶能睡著就怪了。

  喝了口茶水,大官人輕輕的放下茶杯:“官家,小臣以為此人的心確是好心,只是未免有些天真。一來,他科舉不第,連官都做不了,就想學大儒提主張,難成事。二來,儒家的學問,經過歷代大儒的註釋研究,聖賢書是越讀越厚,士子們窮經皓首,哪裡有精力再習武強身。

  這三來嘛,所謂窮文富武,很多寒門士子破家讀書尚不能成,如今還要分心習武,而練武最傷身體,沒有錢財買藥材,不能頓頓吃肉,長此以往有傷身體元氣,武功亦難精進。

  更何況戰場兇險,他們現在喊的歡,可是一個個細皮嫩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縛雞之力都無,一旦到了戰場上,能活著回來幾人都是問題。活都活不下來,又哪裡能復的古。”

  趙佶上下打量了一遍王言,哈哈大笑:“朕覺得你才是這復古的最佳領頭人吶,朕的御帶這幾年換了兩輪,都讓你打了個遍,經義一道也未曾落下,名聲更是響徹大宋,若由你來,這復古說不得還真能成。”

  “官家說笑了,小臣一介小小商賈,哪裡有那麼大的能力。”

  “小小商賈?若大宋再多幾個你這樣的小小商賈,朕做夢都能笑醒了啊。”趙佶哈哈笑了一陣,突然皺眉道:“子言吶,說起這商事,朕記得第一年你給朕賺了六十多萬貫,第二年,你給朕賺了八十萬貫,怎麼今年還是八十多萬貫,沒有增長呢?是出了什麼問題麼?”

  大官人惶恐的想要起身,見趙佶擺手,這才坐的筆直,佔了小半的位子拱手道:“官家,如今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大宋能買的起小臣生產的那些貨物的人,已經全都買了,是我大宋的消費能力,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已是極限。雖然還有些新鮮物什出產,但小臣的攤子鋪得愈發大,養的人也愈發多,如此一來一去,能穩定住百萬貫上下已是不易。”

  “何為消費能力?”

  “即我大宋子民能花費的銀錢有多少。”王言沉吟道:“官家,就好比此一杯茶。我大宋子民做工、耕地、經商等等,他們一年賺的錢,就是這一杯茶。去除了柴米油鹽等生活所需,去除了這些,還能購買小臣售賣的東西的錢,就剩了這麼多。”

  說話間,他喝了一口茶,將茶杯中剩下的那一些茶水比給趙佶看:“這些,就是小臣能給官家賺的,這茶水,每年蓄一杯,是以小臣每年能賺的,也就是這麼多。”

  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理解的事,趙佶聽明白了,他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如何能讓杯中茶水更多?又如何能讓茶杯更大?”

  “官家一代聖主明君,手下能臣良將無數,小臣無能,望官家恕罪。”

  “你啊……”趙佶伸手虛指王言,搖頭一笑:“那你說要復古的那些士子,該怎麼處理啊?”

  “烏合之眾,難成氣候。他們不是想要上戰場報國麼,甚至已經組織了一批人,官家讓他們去便是,想來打上兩仗就都老實了。不過到了戰場上,還是要注意,不能真讓他們送死去。我大宋優待士子,若他們真做了小卒去衝鋒,傳起來有損官家聖名。”

  “子言所言甚是,朕也如此想,那就這麼辦吧,看看這些要復古的士子們,到底能做出什麼大事來。”

  趙佶哈哈大笑,感覺挺有意思。

  又陪著趙佶玩了一會兒,陪著吃了一頓飯,大官人這才出了皇城,又一次的帶著兩個長隨,在汴京繁華的街道上晃悠。過幾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上元節,街上的熱鬧絲毫未變,還是那般沒有愁滋味。

  如此晃悠著,晚上又隨便找館子吃了小吃,這才回到趙佶賞他的宅子中。

  他每年幾十萬貫的錢財不能白送,趙佶又不想讓他做官,是以每年的賞賜不要錢的送,這宅子是年前賞的,給他在汴京有個落腳的地方,不好總住客棧。此外,他的散官階也順利的升了上來,如今已是從五品的遊騎將軍。照這麼升,很有希望幹到頂頭到驃騎大將軍,而且搞不好還能弄個爵位什麼的,畢竟驃騎大將軍不配上高爵,實在不好看。

  想到有趣處,大官人搖頭一笑,坐在寬大的書桌前提筆寫信。

  “明遠,復古一事,今上業已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