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二九章 我欲再納一房

  董平趕緊的站起身,又是躬身作揖:“謝大官人。”

  王言擺了擺手,看著那裡聽說喝酒,一臉開心,陪董平,一臉不願,糾結著的武松,呵呵一笑,揹著手轉身走了出去,回到了正房西屋的書房之中,寫信。

  一共兩,一封送給種家,一封送給京東西路提領兵馬的主官。說了兩件事,一件是調董平去西軍,另一件,則是讓武松升任鄆州兵馬都監……

  這董平還算識相,沒有說什麼別的話。若是拒絕,不出一個月,董平就得去當大頭兵。他不是很看的上董平,畢竟沒人品。反詐城門,殺人全家,還娶人家女兒,這實在說不過去。這種人,哪裡能做得大事。若叫這廝窺見大官人在做的大事,九成九會選擇出賣。

  不過人家到底還是有勇力的,能用,那就沒理由不用。現在給弄西軍去打生打死,他再弄幾個人去做手下,默默的滲透,挺好的。

  主要時間太短,現在他這還是起步階段,勢力看著很大,實際上很單薄。生意主要還是靠王家莊這邊的產出,雖然外面也有產業,但多是靠錢砸的,遠談不上紮根。真要厚實起來,還得幾年的積累。憑著超時代的新鮮產品大把的賺錢,越往後勢力越深厚強大。

  寫好兩封信,交與手下讓其送出,而後王言揹著手,晃晃悠悠的在莊子上溜達,巡視著各項產業。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王家莊早都不是以前那個只幾十戶人家的莊子了。

  因為不斷擴張的各種產業,帶來的大量的用工需求,加上大官人向來給的福利待遇非常好,這裡的工作自然非常搶手,人們趨之若鶩。

  而王家莊這裡,雖然還是一個村子,但是因為本身生產的各種產品,以及大官人特意開設的一個百貨超市,還有其他的一些生活輔助場所。

  村中的學堂如今也愈發大了,甚至在這裡讀書的不獨是王家莊的孩子,左近的莊子也會送來這邊讀書。沒辦法,學堂太好了。教書的父子就十多個,開了好幾個按照年齡、學業分隔的班,細化四書五經,分階段教學,頓頓吃肉。對於王家莊落戶的孩子免費教學,外來的孩子,只要經過考試,合格了之後即可入學,只收尋常束脩,家中貧困的甚至都不要。富戶家的孩子想進來,考不過砸錢也不行。

  再加上王言向來鼓勵在王家莊安家落戶,而且有關各種剝削的賦稅,也都是他代為處理,雖然也交,但是總的算下來少許多,肯定是不至於淪落到剛生下來的孩子就給弄死,好的不得了。而且這裡不論男女老少,根本就沒有閒著的,全部都安排工作。有工作,有好學堂,少交稅,賺的多,生活質量好,如此種種,王家莊的規模自然愈發大。

  各種的工廠,建在距離王家莊五里外的地方,新遷來的人家,則是沿著村中的那條小河兩岸的平地起房子,一直綿延到山腳下,家家戶戶的養著雞鴨鵝狗豬羊,算的小康。

  遷過來的這些人,現在多是陽穀縣的無產者,再過一年,來的應是陽穀周邊地區的人,再過兩年,那就該是整個大宋的範圍內了。

  他當然不能那麼做,畢竟王家莊要是壯大到那等程度,他的影響力就太大了。他的打算是,將產業分散開,爭取大江南北的都有王家莊。畢竟聚集一處,和分散開來,雖然力量仍舊是那些,但是感官上還是差了很多的,不至於太過忌憚。另一方面,也好多地同步滲透,以點帶面。待那時,收拾舊山河……

  吃過晚飯,正房中,王言日常的逗弄著小不點兒,一邊做衣服的金蓮,不時的偏頭看一眼嬉鬧的爺倆,而後美滋滋的繼續針線活。

  很和諧、很美麗的古代的日常,但總要被打破。

  “娘子。”

  “官人?”

  大官人轉頭看著她:“我欲再納一房小妾。”

  話音剛落,潘金蓮啊的一聲痛呼,是因為不小心,針刺了手指,瞬間流了血珠出來。她自顧裹著手指上的血,甕聲道:“奴家只是小妾,官人慾再納妾,不必說與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