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二八章 回陽穀


                 又經一夜盤腸大戰,因為不能暴露的關係,打掃戰場還得李師師自己收拾,不能讓人看出馬腳,是累並快樂著。

  睡夢中,感覺到有人撫摸自己的臉頰,李師師迷糊的睜開眼,待到看清面前的小白胖,她激靈一下,撐著就要起床:“官家。”

  “無需多禮,躺著吧,朕就是來看看你。”趙佶溫聲制止。

  “謝官家體諒。”

  見她那睡不醒的樣子,趙佶搖頭一笑:“今日朕聽得民間流傳的一首好詞,說與你聽聽,也好寬些心。”

  “官家都說好,想來那詩詞是好極了。”她日常恭維了一句,也沒多想,可是在趙佶唸誦以後,她的眼睛就瞪大了。

  注意到她驚訝的樣子,趙佶唸誦了最後一句,搖頭道:“看來師師也覺此詞極好,也不知此人是誰,如此好詞,竟然全無風聲,只靠口口相傳,短短一日夜便風靡汴京。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端是好女子啊。”

  李師師如花般笑著:“官家所言甚是。”只有她知道,那詞是寫與她的。

  趙佶又說了會兒話,見她不復方才聽詞之時精神,昏昏欲睡的硬撐著,嘆了口氣:“好了,你好好休養吧,朕走了。”說罷,乾脆的轉身離去。

  見趙佶離開,李師師翻了個身,躺在床上,大眼睛看著天花板,思索以後。

  她是很想跟著她的良人一起走,只是不能。她是趙佶養著的,她的良人是給趙佶打工的,怎麼也不好跟旁人說話。但既心有所繫,她卻也不想跟著趙佶,以前身子汙了,卻想以後乾乾淨淨。可那趙佶若是尋常人倒也罷了,那是大宋至尊至貴的皇帝,她一弱女子,又能如何。

  儘管她那良人已經與她說過,身不得已不計較,可她還是想將最好的自己留給良人。可無奈,她一弱女子,不由人啊……

  她想著良人,現在應該已經離開汴京很遠了吧。雖說過定然常來,可她也知,相距甚遠,哪裡是輕易往來的。可她盼望著那常來是明日,後日,日日。

  想再更多琢磨,可她太乏了,不覺得,便已沉沉睡去……

  出來一趟不能白走,也採買了許多東西,還有趙佶給的幾車賞賜,組成了一個車隊,慢慢的往回走。王言不耐車慢路遠,是以帶著兩個手下,一路快馬加鞭,用了三天時間,終於回到了王家莊。

  “東家。”

  “大官人。”

  一家之主歸來,當然是個大事。宅子裡的人,有事沒事的都出來接。

  “好了,好了,不過是出去半月,也沒做得什麼大事,哪裡要如此興師動眾,都自去做事,自去做事。”王言笑呵呵的遣散了眾人,一邊往宅子裡走,一邊笑呵呵的看著有些胖了的武松:“二郎啊,看來同你家娘子相處甚好啊,人瞧著都胖了一圈,是近來沒有時間習練武藝了?”

  武松搞對象當然好找,再說先前已經物色過的。在去歲武大郎娶親之後,不過兩月時間,武松的終身大事即解決完了。是一個秀才家的女兒,識得文字,有禮數,好過尋常農家女子。是以武松如今早都過了幾月有女人知冷熱的日子,現在看來,不是武松不愛女人,而是沒機會罷了。

  本來原劇那會兒,武大郎就要給好弟弟相親呢,若是潘金蓮未曾生事,想來也是該結婚了。再後來,潘金蓮一事使得武松有了陰影,又血濺鴛鴦樓事件時,有那個侍女妹子背叛,對女人的好感蕩然無存。再成了行者,上了梁山,那梁山一個個的不是殺妻證道的選手,就是強佔人妻的山大王,再不就只顧兄弟義氣的。那種環境下,梁山的風氣如何能好。

  武松跟那大碗吃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哪裡會想女人的事。

  聽見大官人的話,武松有些不好意思:“確是有些懶散,大官人放心,便是如此,也不影響武松戰鬥。等渾家穩定下來,武松也能安心習練武藝。”

  王言愣了一下,剛要開口,老管家王福生開口解釋:“東家,二郎家的娘子懷孕了,就是東家去汴京的第二天知道的。”

  看著咧嘴傻笑的武松,大官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錯,不錯,若是生個男丁,我也可以放心的讓你出去做事了。你家哥哥怎麼樣了?可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