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二三章 至汴京


                 北宋的經濟,不是開玩笑的。

  作為北宋都城,當今世界無能匹敵,汴京的繁華是毋庸置疑的。人口破百萬,商戶數千近萬家,還有沿街叫賣的小販,勾欄酒肆、販夫走卒,所賣之物就是這個時代的物流極限,差不多什麼都能買到。而且這裡還有劃定的無宵禁區域,到了晚上也是熱鬧無比,雖沒有現代明亮的路燈,但是各家招攬客人的大燈籠,也能照一片區域。燈籠連城一片,照耀著人頭攢動,繁華無比。

  王言還不夠資格縱馬都城,所以只能是跟在這邊管事之人的身後,揹著手,悠哉悠哉的看著路兩旁的景色。

  到底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雖然人潮洶湧,但是所見之人多是衣衫完好,穿著各種補丁的破衣爛衫之人終是少數。甚至許多人見他們一行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四處張望,目光中還有著不掩飾的鄙夷,鄉巴佬、土包子的稱呼定然是送給了大官人及其手下。這是大城市小民的自豪感,很正常的事。

  再說王言等人也確實是土包子進城,真開眼吶。陽穀西城的集市以及城外的大宗商品集散地,已經是很多人見過的最繁華,每天車水馬龍人流不絕,喧囂非常。但是現在的汴京城,他們才剛進城,就是懟臉的喧囂,人們的私語,孩子吵鬧,小販的叫賣招攬,遠非陽穀可比。

  當然,不同於他們,大官人只是單純的開眼,畢竟他也是頭一次來,以前都是在資料中看,現在則是親眼見證,這樣一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商業等等,發展到一個巔峰水平國家的國都。

  他唯一去的古代王朝,是王朝末期的大明。很可惜的是,那會兒他是頭號反賊,無法親臨都城。等他後來定都之時,那裡早經過李自成等農民軍的洗劫破壞,民生凋敝,絲毫國都風采都無。

  現在不同,畢竟趙佶之後,宋朝南遷,再沒如今氣象。所以說現在就是宋朝的巔峰了,人民還算安居樂業,當官的一邊黨爭一邊研究怎麼剝削百姓,做皇帝的,一邊跟那施展平衡大法,一邊修著道,還搞著藝術,還得研究怎麼建園子,上哪搞點兒錢。這麼一看,趙佶還挺忙的。

  “東家,這就是咱們的一處客棧,距離皇城不遠,那邊就是東華門。”

  仰頭看著面前的客棧,王言點頭,吩咐道:“去送個帖子給楊戩楊大人,問問他什麼時候有時間,在從那樊樓訂一桌酒席,我請他吃酒。”

  “是,東家。”

  “聽說汴京的御香樓乃是天下一等的好去處,不知這御香樓在哪裡啊?”

  “離咱們這有些遠,正在西華門那邊。”

  “知道了,進去吧。”

  管事的王家子弟領命,轉頭帶著大官人進了客棧,一路走,一路介紹。基本相當於大老闆巡查,分公司老總陪同介紹。

  因為開局一個村,王言也不知道誰好用,誰不好用,他的發展速度又快。所以現在各種非關鍵產業中,許多都是王家莊的本莊子弟,如同總管遼國事的王榮春一般,只要有能力,人品夠用,他都會用的。現在這個處理汴京事宜,幫助維護家族關係的,就是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之一。人就是這樣,只要不是村東頭的二傻子,只要智力正常沒有精神病,那麼一定在一些方面有些天賦,只是他們從沒接觸過,沒有發揮的舞臺。

  而他在汴京的產業,自然也是極多的。城外有轉運貨物的大倉庫,城中有酒肆、客棧、糧油店等等,四京的生意大體都是如此。反正也沒有不開眼的找麻煩,他是能擴張就擴張。畢竟給趙佶上供了那麼多,不能白給,算是現在最出位的商人。當然他也沒有過分,不是什麼都要插一手的,畢竟這年月經商的又哪裡那麼簡單。縱使皇帝的名頭再好用,也不能沒有數。

  到地方正是中午,在客棧中吃飽喝足休整一番過後,王言帶著兩個充作長隨的壯漢出去逛街,領略領略此地不同的風光,感受感受清明上河圖傳世近千年的瑰麗畫卷。

  當然,那圖裡畫的是城外,他此刻所在卻是內城。而內城之中,多是達官顯貴,都是有點兒身份的人所在,相應的,這裡的繁華程度遠非城外可比,畢竟消費能力在那的。

  就這麼一路溜溜達達的四處閒逛,打折了三個小偷的手,幫助開封府尹新添了一筆工作業績,結束了這汴京半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