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三九九章 有意見


                 八五年初,臘月三十過大年,除夕飄雪。

  老周家的三代,算上王言的兒子,有七個。大的馬上讀中學,小的走路還打晃呢,過年當然是非常熱鬧的。雖然周秉義家倆孩子回去了,剩下的五個玩的也挺好。又正趕上下大雪,一幫丫頭小子們,這邊堆雪人,那邊就有手欠的拿跑崩,然後就在雪地上摔跤打滾,都挺皮實。

  屋子裡,電視上放著一屆糟糕的春晚,一家人有的在炕上,有的在地上,有的擀麵皮,有的包餃子。

  之所以說這屆春晚糟糕,是因為春晚的舞臺從演播室搬到了工體。而現在的條件不足以支持如此大的場面,導致燈光、調度不靈等等,還沒有暖氣、燈光昏暗,觀看體驗非常差。年後,一麻袋一麻袋的觀眾來信寄到央視好頓罵,為此,央視在新聞聯播中向全國觀眾直播道歉。之後還有工作組進駐調查,春晚導演閉門思過……

  “哎呀,也不知道那老東西自己在南方過年怎麼樣。”李素華盤腿坐在那看著電視,惦記起了老伴兒。

  周秉義笑道:“媽,我爸他在那邊肯定過的不差。他們那邊過年都是工友們一起過的,還有領導慰問,有文藝匯演,老熱鬧了。”

  郝冬梅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裡陪金月姬呢,他今年三十晚上沒走。或許是多年三十沒有在家過良心發現了,也或許是因為老丈人沒了……反正氣氛還挺好的,李素華挺高興。

  “外邊再好也不如家啊。”李素華嘆道:“你爸都六十了,這輩子就在外面了,也沒著幾天家。”

  周秉昆靠在炕頭的牆邊咔咔嗑著瓜子,笑呵呵的看著親媽:“等我爸回來呆兩天你就煩了,這還想著呢。”

  “那能一樣嗎?不會說話你別說話。”

  周秉昆哎了一聲:“媽,要不等出了十五,我帶伱去我爸幹活那地方看看去?”

  周蓉點頭道:“真行,媽,現在坐車也方便,一路睡覺就過去了,也能看看南方的風景跟咱們這有什麼不同,多好啊。”

  “想一出是一出。”白了老兒子一眼,李素華擺手笑道:“我這老胳膊老腿的折騰啥啊,再說家裡還有孩子,還有這麼多事兒呢,我得跟娟兒一起忙活。”

  “媽,我自己在家能行。孩子都大了,也不用操心,沒事兒的。再說大哥、言哥,二姐他們也都在吉春,家裡不會有事兒的。我覺得秉昆說的挺好,你去我爸幹活的地方看看,要是再過幾年歲數大了想去都去不了了。言哥,你看看我媽的身體的能不能出遠門啊?”

  正在趕餃子皮的王言點頭道:“大姨身體好著呢,哪裡都去得。要我說啊,反正出去一趟,到山城呆一陣子之後,直接去鵬城,也看看秉昆在那邊的產業,然後再回來也不遲。”

  周秉昆連連點頭:“我哥說的對,那就這麼定了。大哥,明天你上班給爸打個電話,把這個事兒告訴他。還是別了,別打電話了,到時候我帶著媽直接去,給他一個驚喜。”

  李素華連連擺手:“還驚喜呢,不怕變驚嚇啊?再說我同意了嗎就驚喜啊?我告訴你們,我可不去。”

  “哎呀,這還不好意思了。”周蓉上前攬著親媽:“媽,你就去吧,你說你在這邊呆半輩子了,都沒出去走走看看。也就是咱們家秉昆出息,要別人想去還去不了呢。再說我爸這又是四年沒回家,說是延遲退休,那也不知道延幾年呢,正好有機會兒,就出門看看去吧。”

  一幫人七嘴八舌的勸著李素華,這是好事兒,身體也可以,家裡條件也不錯,出去旅途雖說勞頓,但也遭不了罪,那還有什麼說的。

  在一幫人的勸說下,李素華應下了這個事兒,時間都定好了,十六就走。也不念叨遠在他鄉的老伴了,笑呵呵的看著電視,腦子裡八成是想著到了山城見到老頭子的情景,美滋滋。

  定下了這個事兒,周秉昆開始跟鄭娟許諾,等今年孩子們暑假的時候,帶著他們一起去南方看看,順便再去港島溜達溜達啥的。這確實是個事兒,一幫孩子們唸叨好幾年了,包括王建業都是,如果不看照片,他已經完全忘了自己竟曾去過偉大的首都。

  王言注意到,地下跟沙發上坐著的馮化成,只是滿面微笑的看著春晚,基本沒怎麼發表意見,遊離於這歡樂之外,與世無爭。

  這種狀態已經很危險了,他不關注媳婦的家庭,不感受節日的歡樂,他在吵鬧中,享受著終於沒有那些喋喋不休爭吵的歡喜。這種狀態,簡單的概括就是三個字,過夠了。

  想也正常,從七八年中,到現在八五年初,吵了六年多了。關鍵他們還都是知識分子,要說鄉下村中的夫妻,大多數家庭可能打的頭破血流都能過一輩子,但他們不同,正因為他們都有文化,使得他們更有想法,也更加的不願將就。再說了,鄉下村中的那些夫妻,也有受不了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