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三九一章 五斤排骨

  就像他跟周秉昆說的,人家眼光更長遠,也更懂變通。曲秀貞也是怕周秉昆真走了歪路,瞭解瞭解,不會跟周秉昆說那般給他點了的。畢竟只是不正當,又沒有害誰,不至於到那份上。

  忙碌一下午,王言跟鄭光明一起,騎著自行車溜溜達達的回老周家。

  老遠的,就看到老周家門口停了一輛車。

  王言笑呵呵的跟一邊站著發呆的司機打了個招呼,隨即在院子裡停好自行車,揉了揉王建業跟周建邦的小腦袋,牽著他們進了屋。

  “冬梅嫂子來了啊,我說外面怎麼還停個車呢,沒上學呀?”

  郝冬梅笑道:“我媽派車送我來的,這不是有事過來找你了。”

  “嗯。”王言揚了下頭,示意她繼續說。

  邊上的李素華笑的合不攏嘴:“冬梅懷孕了,過來讓你給看看。”

  郝冬梅點頭道:“是,今天下午感覺不對,去醫院查的。我想著畢竟年齡大了,就想讓你給看看有什麼要注意的嗎,正好也是過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

  她說話還是很忐忑的,不過李素華太高興,沒發現罷了。一邊站著的鄭娟倒是知道情況,以前周秉昆跟她唸叨過,但是她顯然不會說。

  而她過來找王言給看看,就是怕之前的原因,導致孩子不穩,萬一掉了就麻煩了。王言要是不說準話,她連覺都睡不著。

  李素華著急的在一邊擺手催促:“小言吶,你快先給她看看。”

  現在是國慶剛過,距離周秉義離開差不多一個半月,確實是時候了。王言搖頭一笑,看向郝冬梅:“把醫院的檢查報告拿給我看看。”

  郝冬梅趕緊的拿過一邊的檔案袋,準備的挺全。她知道王言懂西醫,因為以前看病的時候,她看到有病人拿著片子,特意問了一嘴。瞭解到的是,所有跟病情有關的全都能用上。

  看了檢查報告,王言又給號了脈,瞭解了一下身體狀況後說道:“暫時沒什麼問題,不過你年紀也不小了,懷孕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要格外小心,我給你開一副補氣安胎的藥,同時要避免………”

  郝冬梅的情況確實有些不好,確實有自然流產的可能,而以她的情況,一旦流產,再想要孩子真的希望渺茫。王言說了一長串的注意事項,總結下來就是,老實的待著。

  聽著老長的注意事項,郝冬梅沉吟半晌,看著在那拿筆開方的王言:“要不我休學一年?”

  王言將方子折了兩下,伸手遞給她:“這是最好的選擇,不比學校那麼多人,你還是在家裡安全、穩妥一些,這個時候不能馬虎。”

  郝冬梅學習成績並不如何好,論天資,真的沒有周秉義、周蓉兄妹倆強,說什麼工作忙耽誤了學習都是藉口。再說她家庭條件在的,休不休學無所謂。

  “行,那我知道了。謝謝你啊,王言。”郝冬梅轉頭看向一邊的李素華、鄭娟:“媽,娟兒,那我先回去了,就不留家裡吃飯了。我得回去跟我媽商量商量,她還等我消息呢。”

  李素華擺手道:“好,也不差那一頓飯,趕緊回去吧,別讓你媽惦記。一定要注意啊,聽小言說的,可不能馬虎。”

  “放心吧,媽,我都知道,走了啊。”郝冬梅收拾好東西,出門上車,乾脆利索的離開。

  她不傻,還是學醫的,可沒聽說懷孕有那麼多的顧忌,不過是因為李素華面前不好說罷了。基本上是明擺著告訴她,這個孩子保不住,以後就沒孩子了。

  送走了郝冬梅,王言跟鄭光明兩個幫著鄭娟把飯菜端上了桌,一家人圍在桌旁吃起了晚飯。

  李素華問道:“小言吶,冬梅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啊?你怎麼說那麼一堆啊,這不讓那不行的。”她也不傻,人家還生過仨呢。只是剛才沒好說,怕影響郝冬梅而已。

  “嗯,她年紀大了嗎,以前又沒生過孩子,現在肯定是要格外注意。”王言大口的吃著飯,寬慰道:“大姨,你也不用擔心,多注意就沒事兒。冬梅嫂子他們家條件好,還有保姆在,肯定沒問題。”

  “那倒是。”李素華點頭道:“小言吶,大姨也幫不上忙,你是醫生,多注意一下冬梅,可不能出意外啊。”

  王言笑呵呵的應聲:“行,你放心吧大姨,我一定注意。趕緊吃飯吧,鄭娟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已經快要趕上飯店的大師傅了。”李素華的心情可以理解,這幾年,每一封寫給周秉義的信中都有孩子的事兒,惦記著呢。

  鄭娟笑著點頭,假裝不在意的問道:“哥,秉昆什麼時候回來啊?”

  雖然寄回來過兩封信,但是她也擔心呢。畢竟那錢就是她給縫的,大致幹啥雖不明白,但是水自流、駱士賓的前車之鑑在那裡。只是她相信王言不會害周秉昆,而家裡大事又是周秉昆做主,儘管不高興,她也不能攔著。最近就沒睡過好覺,總擔心突然收到周秉昆被抓的消息。

  “快了,今天他給我打的電話,說是剛到京城,在那邊待個三五天就差不多該回來了。”

  得了準話,鄭娟算是暫時放了心,大家開開心心的吃著飯。王言回答著幾個小崽子有關京城的問題,主要是聽說親爹去首都了,周建華、周建邦倆有些嚮往,而王建業去的時候還小,過這麼長時間記憶都淡薄了,想得瑟都得瑟不動,也跟著嚮往上了。王言跟著嘻嘻哈哈的講京城的故事,算是開歷史課了,李素華都聽的津津有味……

  跟王言所說的出入不大,周秉昆六天後回到了吉春。最高興的是鄭娟,表現出來最高興的是三個小崽子,因為他們不僅有了好吃的,還有一些新玩具。李素華當然也高興,只是她不知其中關鍵,若不然她的高興定然是不差鄭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