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六四章 日常完


                 之前王言讓馬子辰做的,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模塊。現在他空出手來,也開始著手開發完全。

  主要功能就是自動撥號,機器人對話。智能識別對話內容,判斷其購買慾望,並在後臺標記意向客戶,有他進行二次回電。總的來說,就是做一個精準篩選而已,跟其他的那些智能騷擾的大致相同。

  不同的,就是他的技術好,速度快,對話更流暢,並且能夠學習進步。當然說是自主學習,其實靠的還是大數據,一開始跟智障沒什麼兩樣。需要數據庫中積累一定量的千奇百怪,以及方言庫的擴充,才能達到對話高度流暢的程度。

  時間不會太長,大概也就是半個月左右,積累了幾百個人之後就能有明顯的提升。剩下的就靠日積月累,不斷的擴充數據庫,不斷的學習進步。

  想要靠著賣強身丸起來,那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事。因為能夠明顯感知到身體改變,怎麼也要三四個月。他又是靠著打電話這種低效的方式推廣,怎麼也得個一年多才能積累口碑。

  高科技玩的就是錢,雖然砸錢不一定能砸出什麼大水花,但怎麼也要泛個漣漪的。別的不說,現在他手裡掌握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靠的是時間,次要靠的是海量的錢才有如今。而一旦他在現實世界鋪開了強身丸這麼一個財源,就不會因為科技公司的營收問題煩擾。

  有了財源,在影視世界中研究的一些東西,回到現實中就可以快速拉起來。否則即使他技術再好,不能落地也是無用。賣別人,或者融資什麼的他是不幹的。即使什麼AB股,什麼絕對話語權也難免有掣肘,他要的是絕對掌控。

  開發這個功能是非常簡單的,畢竟封裝好的接口他都有,只弄一個外顯的操作、後臺管理系統就可以,他又不要一些ui設計,只功能健全就好,不管外觀如何。所以工作量並不大,連帶著加班只做了兩天就完活。

  弄好了這個軟件,王言辦理了一個虛擬客服號。調整了一下系統,讓其按照浙省三大運營商的號段自己打就完了。當然騷擾電話也不能影響別人休息,所以王言非常貼心的設計了‘工作日早八晚五,雙休日早十晚七’的工作時間,而且短期之內不會重複撥打已經打過的電話,相當人性化。

  事實上如果搞來一份電話號的名單,按照登記的身份年齡打要更好一些,不過那就違法了。這種事王某人當然不會做,畢竟他是最遵紀守法的。

  一方面賣藥,一方面訓練人工智能,挺好。

  再一點就是,他弄出的這個軟件程序,應用還是很廣的。不過一些公司的客服、外呼什麼的都被佔了,他上門推銷無異於大海撈針。最好的辦法就是擴散,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他這個智能外呼的智能程度。

  畢竟相比起養那麼多人的成本來說,一套軟件的使用費用明顯更加合適。而且他們本來或許就有用人工智能客服的,感受到差異打聽打聽是一定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麼。

  雖然不可避免的落入到了,技術進步沒有增加就業,反而減少就業。但這也是沒有把辦法的,也是大趨勢的必然。專業性差的行業,淘汰是一定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有個新地方、新行業,安置這一部分失業人口。管殺不管埋,只管自己撈錢,把包袱往外甩是不對的。

  不過那是以後要考慮的事,雖然或許會因為王言的崛起,導致一部分人的失業,但他們是可以換到其他工作的。

  王言當然知道,有很多客服是一些殘障人士,但也有很多並不是。他的技術雖然牛逼,但也沒到完全脫離人工的程度。有減員,是個正常的老闆都知道減正常人。而且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因為第一批的人工智障減員下崗。

  不同於快遞、外賣這兩個行業加一起上千萬的從業人員,現在這些客服如果被裁汰一部分,靠社會自己吸收,轉個行就可以。

  綜上所述,有些問題,但不大。

  至於如何擴散,很簡單,自然是要回歸他的老本行,地產中介。雖然現在因著一系列的政策,樓市降溫了,成交量驟減,但總也是有市場的。而一幫沒事兒打騷擾電話的,正是好幫手。

  中介這個是好的吃不夠,不好的一點兒吃不著。頭部的那些銷售人家基本上不需要再獲取新客戶,只有混在中層餬口的以及底層想暴富的才要不斷的拓展客戶。

  他的這個人工智能,完全可以爬取公開的樓市信息,數據分析之後,可以跟有意向的交流交流。而最關鍵的,眾多公司集中在頭部城市,只要按照房價排個號,取其前三十。在那些城市找兩三個中介忽悠其買他的軟件,一個人一天怎麼也得百八十個電話,一個城市一天三百多通電話,三十個城市就是九千多近萬通電話,標中有心的相關從業人員幾率不小。

  而且同樣的,如此可以有好幾十人,幫著他一起訓練人工智能,為以後打個基礎。同時,他還能賺點兒小錢。畢竟他這個技術好,效率高,功能全,不十分注意分辨不出是機器人。如此,根據各城市房價不同,均下來做到每人每月兩千塊問題不大,一個城市三人就是六千。三十個城市,那就是十八萬。

  這些錢不光解決了公司運營問題,還能再擴個服務器,招個員工什麼的,一舉好多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