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三五章 最後日常

  至於工作交的朋友,別人怎麼樣不知道,反正他是沒有。雖然一起吃喝玩樂整沒有用的,但大家都知道,一旦離職了這關係也就完事兒了,開心就好。

  這次也是一年沒見了,趁著年前有時間聯繫聯繫感情。等到年後整天的走親戚,一天天喝的不是個人樣,也就沒時間再聚了。

  這次算上王言共七人,也是到了年紀,其中兩人已經結婚了,另一個沒帶女朋友,是今年剛處上的,還沒發展到見家長,不過看那小子那樣,基本上明年也差不多了。

  事實上王言混到現在,朋不朋友的也沒什麼意思。現在看來是僅僅一年沒見,但實際上在他看來那都過去三百多年了,而且中間也沒怎麼聯繫過,早就可有可無了。支撐他在這應付的,也就是腦子裡佔比越來越小的,不想忘記的曾經,那是他的根。

  王言也沒裝比,簡單的說了一下這一年怎麼樣就過去了,連創業都沒提,實在沒必要,就簡單分享了一些他蹬自行車進藏過程中的一些趣事。基本上整個過程中,王言就聽著他們三個白話了,他不時的穿針引線活躍氣氛,整個過程還是不錯的。

  有意思的是,這一桌的三個女人,除了衛嵐,另外兩個就是兩級。其中一個是那個朋友大學認識的,家裡條件還可以,所以大學畢業直接就結婚了,在沈城生活。而另一個就是屬於半道不念了,娶的媳婦兒是混社會認識的,就在龍城這裡混。

  相比起來,錢多錢少不論,文化層次有差,思想就有差,看事就有差。那女人跟衛嵐以及另外一個,不太能對的上頻。但社會到也不白混,跟大嘴老孃們似的,自顧巴巴個沒完。衛嵐跟另一個女人明顯的不太適應,尷尬的應付著。當然也不是沒有優點,單論長相的話,確實是挺帶勁的,腰條還是很正的。就是濃妝豔抹的壞了本色,再配上其言行舉止,不免的給人一種違和之感。

  吃過了飯,又去洗浴洗了個大澡,汗蒸按摩什麼的來了一遍,這才各自散去,來年再見……

  年三十,貼對聯,烀大肉,放炮仗,包餃子。因為多了衛嵐,以往三口人過年的冷清盡散,熱熱鬧鬧的。

  王言覺著單就過的這個年,爹媽愉悅的心情就能多活個一年半載的。

  當晚,王言照舊跟那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的給人家拜年。去年他是給賣房的經理拜年,這一次他頭上沒別人了,都是給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拜年。

  王言是比較反感的,一年到頭,除了借錢就沒聯繫過,他也不樂意跟那客套。主要是他爹比較堅持,王言也就從了。

  事實上,王言他爹那邊兩個哥,四個姐,王言一個都不親近,同輩的往來也少。他媽那邊是三個哥,兩個姐,王言也就跟二姨親,同輩的還有來往,剩下的基本上都白費。至於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沒了。

  真要說爹媽沒了那天,王言這親戚估計就沒有了,人家八成也是家裡辦事兒缺人隨禮了才會找他,剩下的跟本指不上……

  初一,王言帶著衛嵐提著東西,上門拜訪了幾家在城裡住的親戚,也算是讓他們見一見。本來王言不想的,只是張霞非得堅持。

  初二一早,在爹媽不捨的目光中,王言和衛嵐兩人收拾一番走人,得去拜會老泰山了。

  知道王言上門,老兩口準備了野兔、老母雞、鹿茸什麼的不少東西,還是王言說坐飛機不好拿,這才勉強的拿回了大部分東西。

  兒行千里母擔憂,王言幹什麼老兩口不明白,賺了多少錢也沒問。昨天晚上張霞拉著王言非要塞給他一張卡,說是裡面有十萬,讓他拿著用。一輩子沒出過遼省的老兩口認為,南方物價高,他還要處對象,生活的可能不好。

  王言當然不會要的,拿出手機,打開手機銀行讓他們看了餘額,這才打消了他們的這個想法。王言沒有給爹媽賺錢,因為沒有用,給了也是存到銀行,不會花的。不如他買東西,直接往家裡郵。

  坐高鐵到沈城,轉乘飛機到長安落地又是落日餘暉,天色將黑。這一次就不用王言一路堤了著東西了,因為衛嵐她爹來接站了。

  長安這裡,王言也是第一次來,但城市都是鋼筋水泥混凝土,看著也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真要想好好的感受感受,還是得生活一陣子,走馬觀花的旅遊是沒什麼用的。

  一路上,在衛嵐的目瞪口呆中,王言口若懸河,一頓神侃。雖然早知道王言會聊天,但她也沒想到王言這麼能說。

  其實這也正常,以前王言多是引導,而且兩人在臨安也沒有什麼朋友值得王言沒話找話硬聊。但這老丈杆子就不一樣了,怎麼說都是第一次上門,王言務必一把拿捏。

  這次他上門帶的禮物,表啊,貂啊,冬蟲夏草鹿茸什麼的,有個兩萬左右,不寒顫了,已經超標了。要不是衛嵐弄大發了,他這把萬八千的就完事兒了……

  到了衛嵐家,她媽早就做好了飯,此外家中還有過來看他王某人,給侄女把關的親戚,以及本就在這裡住的爺爺奶奶,劃拉劃拉也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