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一八二章 移鎮山海關


                 戰後的事情跟王言這種一線大隊長雞毛關係沒有,跟陳保寧報了一下手下人的戰功之後,帶人到城外打掃了一下戰場之後,吃過加餐的晚飯,跟著孫富貴一起帶兵回營休息了。

  這把王百戶的特權就顯示出來了,由孫富貴帶著到了他上一任死鬼百戶住的地方,那是一個單獨的小院。

  看著王言四處尋摸,孫富貴笑呵呵的說:“怎麼樣,不錯吧。”

  點了點頭,王言伸手摸了摸火炕:“這也沒燒火啊,冰涼。”

  “哪兒有那功夫啊,等會兒你招手下弟兄過來幫你燒一燒也就是了。”

  “你叫了?”

  “叫了啊。”

  “那我跟你去睡一宿得了,明天再說吧。”

  以為是王言不好意思指使手下,孫富貴哭笑不得:“行,那你跟我走吧,就隔壁不遠。一會兒燒點兒水好好洗洗,這兩天真是折騰壞了。”

  王言沒有說話,跟著孫富貴去了他住的地方。到那一看,正有手下給他燒火呢。

  跟孫富貴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等水燒開,王言簡單的擦了擦身上,換了一套衣服之後二話不說躺炕頭上矇頭就睡。

  孫富貴知道王言是真累了,又讓手下燒了一鍋水,擦了擦身體之後,躺在王言旁邊不大一會兒打起了呼嚕。

  王言這邊睡著了,那邊的袁崇煥可沒心思睡覺,他得研究怎麼報告這個事情。

  和滿桂兩人商量了一下,袁崇煥一封漂亮的捷報被人送到了駐紮在後邊山海關的遼東大哥大高第處。畢竟名義上袁崇煥是高第的手下,儘管他這一次站起來了,看不太上高第,但規矩就是規矩,沒有越權上報的道理。

  寧遠距離山海關一百公里左右,快馬加鞭之下,晚上高第就收到了消息。

  看到報捷的消息,高第就知道自己八成是差不多了。畢竟他主張跑路,而袁崇煥抗命留下守寧遠,打輸了還不是任他拿捏?結果天不遂人願,袁崇煥那逼竟然守住了。高第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自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反叛大明以來,大明軍隊一路打一路退,到如今遼東都打沒了。如此之下,袁崇煥守住了寧遠……大明需要勝利,皇帝需要勝利,他大哥魏忠賢更需要勝利。所以自然就不用多說,他得下去了。

  高第長吁短嘆的看著報捷的信息,良久,附上一封自己的奏疏,讓人送往京城。

  山海關到京城三百公里左右,加上又是報捷信息走特殊渠道,沿途驛站加急傳遞人停馬不停,一路往京城送去………

  翌日,正在做木工活的皇帝朱由校聽到了魏忠賢稟報的消息,把刨子扔到一邊,趕緊的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快給朕看看。”

  魏忠賢恭敬的呈上報捷文書,笑呵呵的看著臉色通紅,高興的皇帝。

  他收到消息甚至比內閣都早,畢竟那邊都有監軍的鎮守太監,都是他的乾兒子幹孫子,有這好事兒必定得告訴他。

  現在是他們一干太監壓制內閣當權,那麼打仗的事兒自然是他們的活計,遼東那邊不少都是他的任。這他媽一路讓建奴攆著打,揍的滿頭包,丟了遼東,這可都是他魏忠賢的鍋,背的壓力相當大。說實話,要是沒有這一場勝利,他也快了。

  現在天賜良機,雖然只是做縮頭烏龜守城,但相對來說這也算是一場勝利。這把不僅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還能順手再發作一番進一步打壓東林黨。

  “好,好啊。”朱由校高興的晃悠了兩圈,頓住腳步道:“大伴,可派人去寧遠了?”

  “皇上放心,老奴收到消息就派人跟著內閣那邊的一起過去了。”

  朱由校點頭沒有說話。

  魏忠賢想了想說道:“之前老奴瞧著下邊鎮守太監的彙報,說是在這一仗中出了個能人,兩天陣斬建奴百多人。”

  他就指著皇上活呢,權力再大,就是權力再大,也是這皇帝一句話的事兒。一句話,皇上開心他開心,皇上難受他就得哭。所以撿點兒高興的事兒,說出來讓皇上開心開心,是他的本職工作。真要說起來,就這麼個事兒都能算個祥瑞。

  朱由校聽見這話,驚疑道:“哦?果真如此?此等勇士怎的以前從未聽說?”

  也不怪他大驚小怪,畢竟自從後金立國開始,這麼多年城戰、野戰的可沒少打仗。就那種幾千上萬人的戰鬥,一場幹下來人頭也就是一二百個,現在出來一個人,憑一己之力的斬獲抵過一場大戰,那可真是聞所未聞。

  正經人不會說可能,應該,也許,魏忠賢就是這樣:“上報來的是,寧前守備袁崇煥與副總兵滿桂於正月二十四日晚一起提拔的百戶。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年郎呢,叫王言,這是第一次上戰場。”

  是真的,他彙報的。是假的,袁崇煥和滿桂背鍋。

  文武一起作保,可信度是非常大的,再說那麼多眼睛看著,做假的可能微乎其微。

  朱由校哈哈一笑:“派人好好調查一番這個王言,看看是不是真的。我大明已經多久沒有出過此等勇士了?若是真的,等核定過後,此人一定要重賞。”

  “是,皇上。”

  一個能打的小兵而已,魏忠賢可不在乎那個。他在乎的是今天這麼高興的事兒,整日愁容茶飯不思的皇上能不能多吃兩碗飯。

  朱由校點了點頭:“大伴,招幾位閣老過來議事。”

  雖然他基本不上朝,但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怎麼也得商量商量賞賜啥的,研究研究下一步的遼東政策啥的,怎麼他心裡也得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