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朱元璋的猶豫

  “爾等若是再妖言惑眾,別怪咱的劊子手手下無情。”

  “咱告訴你們,咱的兒子是為了大明,為了天下去漠北的。你們這群遭瘟的東西,不給咱兒子說點好的,在這咒咱的兒子死是吧?”

  楊憲痛哭流涕,喊道:“陛下,藩王就藩一事,該是放一放。”

  朱元璋虎目掃到楊憲的身上。

  楊憲渾身一顫。

  朱元璋冷冷道:“你是中書舍人,這御史臺的事什麼時候也歸你管了?”

  楊憲有些忐忑。

  他在這裡,是因為他也是浙東群體的人!宋濂,汪廣洋,詹微,這些都是浙東文官體系裡面的帶頭大哥,他這個後來居上的小輩,不過來,不合適。

  說到底,人在官場上混,派系是要有的。

  沒派系的人,就像是劉伯溫那樣,清高是清高了,但是誰把他放在眼裡?管你多有才學,多有能力,上下沒人,你的才能就是空談。

  這時候,凌漢道:“陛下,藩王就藩一事,老臣懇請緩一緩吧!”

  凌漢滿臉愁容:“晉王殿下如今,才堪堪十五,年紀尚小,心智不熟。”

  “讓其早早就藩,未免少了些在大本堂學習的機會。”

  “兩位皇子雖聰慧,但陛下又可聽聞‘傷仲永’?兩位殿下為國為民之心有之,既如此,為何不讓兩位皇子留在京中,繼續教導一番?”

  這句話,倒是讓朱元璋一下子愣住了。

  ……

  沉默。

  殿門口針落可聞。

  唯一可一聽到的,是周邊細雪不斷飄落的聲音。

  朱元璋的眼裡出現了一抹猶豫。

  如凌漢所說,老三……今年才十五,自己十五歲的時候,還在劈柴挑水,啥事也不懂。

  在大本堂讀書的時間也才兩三年,還有大半年待在觀稼殿告病不出。可以說,朱棡能夠做到如今的諸多奇特事物,靠的完全是本身的資本和聰慧。

  朱棣就更別說了,走上正軌才一年不到,而且都是跟在老三屁股後面學。

  這個時候要是把老三和老四弄去就藩,兩人會不會……走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