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洵上官雲卿 作品

第1633章 好戲才剛剛開始


                 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

  葉洵開始著人操作軋棉機。

  軋棉機整體構造倒是不復雜,操作也非常簡單。

  當然這一切都是於葉洵而言,對於葉瀾天眾人而言,軋棉機就比較精巧了。

  籽棉從上方口放入,然後進入清棉滾筒,這一步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除雜,然後籽棉進入越棉板繼續向下,在鋸片滾筒和撥棉刺輥的作用下,將棉籽和棉絨分開。

  正下方是棉籽輸出口,右側脫籽後的籽棉經過毛刷滾筒,進入輸棉管,然後輸出棉絨。

  當棉籽和潔白的棉絨從兩個口子出來後。

  葉瀾天、魏無忌等一眾肱骨、還有一眾棉紡織行業的代表,皆是面露驚歎。

  他們此時此刻,真真正正明白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以往籽棉除籽是什麼操作流程?

  就是一個工人在籽棉上,一個一個的去除,費時費力。

  但如今也僅僅是一個工人,只需要將籽棉喂進入口,然後轉動搖把,令整個軋棉機轉動起來,籽棉在機器中經過一系列處理,棉籽和棉絨便自動脫離了。

  同樣都是一個工人,而且是一個沒有任何脫籽經驗的工人。

  他脫籽一天的效率,就要比一個脫籽熟練工幾個月的效率還要高。

  機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工作難度。

  這就是科學技術產生的生產力。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現在終於領悟到,太子爺所言的工業革命是什麼東西了,這簡直就是逆天的效率啊。”

  “一個人一天一臺軋棉機,抵得上一個人幾個月工作效率,手工棉紡織業若是不受到衝擊,那還真是奇怪了。”

  “今後這軋棉機,我們的作坊也能用上了。”

  ......

  眾人議論紛紛,皆是驚歎軋棉機的效率。

  隨後,葉洵帶領眾人進入了紡紗機和織布機車間。

  蒸汽機已經在燃燒煤炭提供的熱源下,轟鳴而起,蒸騰的熱氣,轉動的巨大齒輪與鏈條,無不彰顯著蒸汽紡紗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