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物種玩家 作品

第240章 「餓鬼末世」支線任務達成

  姜潛不著痕跡地輕嘆一聲。

  迅速梳理目前針對“災變之源”獲取的諸多信息,將新獲取的部分與已知拼接:

  已知凱特博士作為“災變之源”的核心人物,必將串聯主要線索。

  精神病院獲取到的“核心試驗資料”,與《基因的奇蹟》這本書是“總-分”的關係。

  但凱特博士的確有參與過精神病院地下的實驗項目,院長辦公室發現的那本相冊就是最好的證據。

  凱特博士參與過那場實驗,卻只專注在論證一條已經驗證失敗的路徑,用意為何?

  是為掩藏另外兩條實驗路徑的罪惡和秘密,還是另有他因?

  姜潛將《基因的奇蹟》往回翻開,視線停留在最後的那句話: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知己:赫密特()……

  這頁也遭到損毀,因此在人物稱謂的後綴不翼而飛。

  科學家作家們習慣在作品開篇或結尾感謝某人,便會以“謹以此書先給xxx”的句式完成這種贈予或祝福的美好儀式。

  比如有一位姜潛喜歡的家總是會將書籍先給他的妻子,表達對妻子夜以繼日陪伴照顧並不斷能賦予他創作靈感的感恩。

  但姜潛有理由認為這句話之所以出現在這,絕非凱特博士的無心之舉。

  姜潛閉上眼眸,代入凱特博士本人複述整本書的闡述邏輯。

  對應前文那句引人入勝的自述,姜潛彷彿看到了一位極度執著認真的科學怪人,在以畢生心血向他的對手羅列自身理論正確性的證據!

  那麼這位赫密特同志,會不會是凱特博士亦敵亦友的學術對手?

  這個問題只要問問尹麗莎白,應該就可以得到答桉。

  當然,另一種腦洞大開的可能是……

  赫密特才是隱藏在精神病院的神秘科學怪人,甚至他就是精神病院的院長,在凱特博士住院期間,兩個瘋子一拍即合,展開了一場天方夜譚般的物種轉變大論道。….雙方各持己見,凱特博士堅持基因科學技術,並夜以繼日地鑽研這套方法,直至出院,寫就《基因的奇蹟》;

  而赫密特顯然不想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於是同時展開了三種路徑的探索,並記錄了結果。

  但這些跟“災變之源”又有什麼聯繫呢?

  另外50%導致災變之源的線索究竟會是什麼?

  姜潛的目光重新落在《基因的奇蹟》這本書上……

  心想既然凱特是災變之源的核心人物無疑,他的著作,這本副本中出現頻率極高的《基因的奇蹟》中一定藏著與“災變之源”有關的、核心重要的內容。

  於是,他第三次回顧書中的內容,拋開科學理論部分,聚焦於最本質的問題:根源。

  災變之源,根源在何處?

  凱特在《基因的奇蹟》非理論部分內容中確展示了一些異於常人的思想。

  當他在講到“物種融合”理念的形成時,使用了這樣一些憤世嫉俗、甚至可以是反社會的描述:

  “我們的世界在腐化,難以遏止。人類正在病態貪婪的道路上徹夜狂奔,其結果顯而易見,我作為科學家只感到滿心惶恐。”

  “藏在我們身邊的魔鬼正在驅使我們走向滅亡。”

  “上天賦予我卓絕的天資,給我一雙看透虛偽罪惡的眼睛,但他忘了賦予我除魔之利劍。”

  透過這些,姜潛聯想起副本開始之初所給到的那些信息:

  飢餓,貪婪,同類相殘……

  “也許它被禁止的原因不是倫理問題,而是以學術的名義諷刺帝國當局。”

  姜潛喃喃自語,將《基因的奇蹟》這本書重新合攏,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道出了感悟:

  “所以,所謂基因的奇蹟,不過是一種反諷,這裡的‘基因’指的不是狹義概念的基因,而是在帝國統治下人類自私貪婪、慾求不滿並導致同族相殘的劣根性。”

  姜潛嘴角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