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45 章

霍善玩得很開心,還趁機溜回去找他師父。




李長生回到長安也見了見友人,中午汲黯登門拜訪後他也沒藏私,把在江夏郡摸索出來的採煤新法給汲黯講了。




這種黑漆漆的能燒的“石頭”,從有文字以來就一直被人開採利用,漢代的煤礦產業也挺發達。




當初竇太后就有個被賣掉的弟弟曾經進煤礦幹活,當時煤礦突然坍塌,正在底下休息的一百多人都沒了,只有這位竇少君沒出事,當時的人都覺得神異至極。




竇少君這位當事人也是這麼覺得的,他撿回一條命後感覺自己不是普通人,進了長安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找個算命的看看自己運勢如何。




算命的給他一看,可不得了!竇少君分明不是窮苦命,而是貴人命,他姐姐應當是皇后,而他是可以封侯的!




竇少君很快就有了面聖的機會,見到了他姐夫孝文皇帝,姐弟倆就此重逢了。




可見在漢代已經有不少人販子把人賣去黑煤礦當挖煤的,出一次煤礦事故能死百來個礦工的那種。




李長生知道因為這種事故而停止開採煤礦是不可能的,所以儘可能的完善和規範開採流程才是正理。




既然汲黯都願意親自登門來討教,李長生自然是把整套更高效且更安全的開採技術都傾囊相授,甚至還拿出圖文並茂的流程圖。




只要是行之有效的新技術,他都會分階段進行歸納整理,以便有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拿出來。




汲黯不是那種不通庶務的腐儒,相反,他的地方治理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一看李長生給的文稿便有些坐不住了。




恨不得立刻回去安排此事。




李長生也沒有多留他。




這麼一個一把年紀的小老頭還為了郡中諸事到處奔走,著實不太容易。




聽聞汲黯對自己現在的職位是不太滿意的,真做起來卻一點都不懈怠,難怪連劉徹都對他十分敬重。




霍善是在汲黯走遠以後才跑回來的,見到李長生後他就不肯跟劉據回宮去了。




劉據不想勉強霍善,只能一個人回宮去,他也滿身都是棉絮,跟個白毛人似的,得好好洗洗。




霍善也在冠軍侯府裡“除毛”,李長生見他弄得腦袋上都是白棉,親自幫他收拾了一番。




又跟他問起汲黯的事。




霍善道:“聽說是黃河不聽話,他家鄉和他目前管轄的淮陽郡都經常遭災。”




黃河哪裡是那麼容易馴服的,聽說一直到明代大夥都還在為黃河水患煩惱。




人們總想讓黃河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實際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再好的水利工程也沒法真正將這樣一條巨龍聽自己指揮。




不過朝廷如果下定決心投入數以幾l十萬計的人力物力去治理的話,為沿岸百姓爭取百八十年的安穩還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在此之前黃河引起的水患只是讓下游諸郡遭殃,並沒有真正影響到長安這邊,而朝廷又有更重要




的事要做——必須傾舉國之力解決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所以黃河決口的事就一直耽擱在哪兒了。()




汲黯當初不顧惹惱劉徹的可能支持與匈奴和親,也是希望朝廷不要再被戰爭拖著,能夠騰出手來解決這把懸在關東諸郡頭頂上的大刀。




?想看春溪笛曉寫的《醫漢》第 245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