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83 章

負責幹活的人都退下了,劉徹才問霍去病:“阿善那位師父來長安了?”




這說的自然是李長生。




霍去病點頭。




劉徹馬上說道:“走,去看看。”




霍去病欲言又止。




對於劉徹這種有事沒事就微服出宮逛幾圈的行為,霍去病覺得實在很不靠譜。




劉徹睨他。




霍去病道:“他們都在醫館那邊。”




李長生來長安就是為了霍善,那肯定是霍善在哪他在哪,完全不考慮作為朝陽侯家臣出去到處活動的。




他平時連邑縣那邊的事務都是讓金日磾去對接。




醫館那邊人又多又雜,還可能接觸不少病患,霍去病覺得劉徹不適合過去。




劉徹說道:“無妨,我們從後門進去,也看看這醫館今天又能生出什麼熱鬧來。”




第一天是公孫敬聲名揚長安,第二天是新紙名揚士林,這第二天難道一點樂子都沒有?劉徹不信,劉徹準備去看個現場。




何況李長生都來了,說不準帶了那個很有養生奇效的酒,喝了能夠渾身輕鬆的那種。那還怕什麼病痛!




劉徹隱晦地向霍去病表達自己要去蹭酒喝的意思。




霍去病:“……”




算了,君要作死,臣不得不隨他作死。




君臣二人便換上了常服悄然出宮。




一路上,霍去病和劉徹聊起想找人到漢中、巴蜀諸地蒐羅牡丹之事,上林苑這麼大,移栽幾片牡丹不算事吧?




聽霍去病提及這花開起來十分豔麗,養得好的話足有碗口那麼大,劉徹奇道:“你還有想看花的時候?”




霍去病面不改色地道:“是醫館裡那幾位醫家給阿善講的,說是有種補氣益腎的丸劑還差一味長安沒有的藥——牡丹的根。”




一聽這補腎益氣的功效,劉徹就想起了公孫敬聲。




劉徹:“……”




看來霍善這位小神醫還挺為他表叔操心的。




不過當男人的,聽到補腎二字怎麼能不心動?哪怕目前自覺自己不需要,以後說不定也有這方面的需求啊!




這牡丹,上林苑栽定了!




兩人聊了一路,很快便抵達醫館後門。




劉徹對於走小門這種事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大搖大擺地敲開門,大搖大擺地被人領了進去,接著就注意到一個鶴髮童顏的陌生醫家正在給人針灸,一邊扎針一邊給對方講解病情:“你這次生病是多方面的問題導致的,我們還掃除你體內一些積弊,比如丹藥之毒。”




李時珍寫本草的時候已經充分了解過早期丹藥兩大重要組成成分(鉛、汞)的危害,比如他對汞的評價就是“入骨鑽筋,絕陽蝕腦”,陰毒之物中沒有比它更厲害的。




如果真的有病需要治療,汞不失為一味良藥,可你要是有事沒事就嗑上一點,那估計人很快就沒了。




連大明醫療水平那麼發達了,酷愛嗑丹藥的嘉




靖皇帝都只活到六十歲,以他那永遠致力於折騰別人、絕不內耗自己的性格,說不定不嗑藥還能活個七老八十來著。




李時珍以前就很想問問,他們大明那些宣揚鉛汞無害論的傢伙到底是什麼個想法。




長生藥害人啊!




尤其是製造工藝不成熟的長生藥,它們用的其他藥材可能無害,鉛汞那可都稱得上是人間至毒。他說的入骨鑽筋絕對不是誇張,因為這些玩意吃進肚子後想排出來是非常緩慢且困難的,所以它們會在你體內不斷積累,一天天地消耗你的生命力。